•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我校引发热烈反响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潘玺 周彤 易小莲 刘凌旭 日期: 2019年03月20日 11:52 点击:

3月18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的报道,我校师生反响热烈。校党委高度重视,19日下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了学习座谈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远权,党委宣传部部长、校思政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毛宇,马院党委书记刘军、副书记姜土生,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相关成员、思政课教师代表,党委宣传部相关老师以及马院本科生、研究生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会,领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座谈会上,全体与会人员首先学习了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视频。12分钟的视频播放毕,师生代表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体现出对思政工作的高度关切,指明了思政工作的正确方向,为思政工作者带来了劲头和希望。对思政工作者来说,座谈会本身便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示范课。

李长泰教授谈到,“六要”是党对思政教师的鞭策,思政教师应做到“二立”,一要立德,立政治方向之德、立教书育人师德;二要立言,立深厚理论之言、立广阔思维之言。同时思政教师也要不断创新和完善自我,在实施思政课路径上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思政教育。

“反复学习讲话精神,我深感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重视,深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上的责任重大。”副教授郑瑜表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加强改革创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作为培养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本科与研究生师范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导,育好未来中学政治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吴涯副教授通过教学中遇到的新鲜实例,就“立德树人”这一核心话题,提出“授”与“受”双主体论。她认为,不仅学生要“立德”,教师更要“立德”,思政课不应是单方面理论灌输,教师要通过课堂及时反思与完善自我,提高业务能力与师德水平,加强政治素养,做可信、可敬、可靠的教师,让思政课堂成为让学生感到幸福的课堂。

马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姜土生提出了思政“大格局”和包括教学内容、方法、科研、学习平台等的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他表示,培养本硕思政专业人才就是在培养未来的思政教师队伍,但不仅是在思政专业,其他师范专业也要与思政课相配合,提高未来教师队伍的思政素质。

已签约我校附中、马院大四本科生周文龙讲到,作为中学思政课老师,应牢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与会马院本科生、研究生代表也表示,作为重师学子,作为未来思政课教师,自己倍感光荣自豪,也深感使命艰巨。团总支书记马小又作为辅导员代表谈到,辅导员应加强自我修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党的领导,积极开展党日、团日活动,做好学生的日常思政工作。

党委宣传部部长毛宇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深切感悟,尤其提到反复研读总书记“八个统一”中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她认为,思政教师应加强自身理论功底,倡导主流意识形态,同时要敢于直面各种错误思潮,敢于直面学生思想困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则是高校大思政格局,是学校一直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导的方向,在这一格局的工作落实上,今后还要再加把劲。

马院党委书记刘军把深入贯彻学习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感悟总结为三点,一是此次座谈会是党中央对思政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对十八大以来思政工作的持续推进;二是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创新改进,增强思政课程对学生的亲和力与吸引力,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三是新时代迫切需要高度思想素质人才,应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做好对学生的思想引领。

副校长陆远权最后总结指出,师生们的发言站位较高、学习到位、见解深刻。教师们要活学活用,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强化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学院应当带头学,先学一步,深学一步,做好成果展示,起到榜样带头作用,让学习成果引领全校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

                                                                (摄影:黄鹏)


编辑:毛宇、何瑶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