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专题宣传 > 正文
【走基层•话试点】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探索在专业竞赛中培养人才的有效路径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朱盈、姜承宏、冯美琪 日期: 2015年05月27日 08:48 点击:

电子设计竞赛、光电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大赛、“东芝杯”师范生技能大赛……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加大改革力度,以重要赛事突破为契机,遵循“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试图探索出一条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近日,记者走进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探访其人才培养之道,赛事突破之要。

“半自动化”实训场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推动了高校新一轮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我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开设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由原来的理科调整为工科,由此也对这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物电学院依托重庆市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光电材料与工程高校重点实验室,以重要赛事突破为契机,构建“做训研”实践平台,建立和完善“学中做,做中训,训中研”的人才培养模式。

物电学院党委书记唐敏谈到,目前学院的实践课与理论课课时相当,教学实验室和实训室采取开放式管理,24小时对学生开放,主要以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互助方式进行。利用这些实践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完成教学要求的实验和实训项目;可以自带项目进行试验和研究;可以系统地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教具开发与制作;可以开展科学研究、成果培育,以及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让学生在半自动化的实训场地中获得锻炼,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技能等综合实践能力是物电学院此次改革的目标之一。

竞赛突破助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以光电专业为例,此专业为新兴专业,老师和学生对各类赛事都较为陌生。但师生精心准备,大胆尝试,在全国第四届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中获得三等奖。获奖同学代表黄小勇表示,由此对自己的专业更有信心。唐书记谈到,这就是“金字塔式”推进方式带来的效应:由一个点出发,在竞赛中发现原本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完善,使竞赛成为对人才培养的检验。

在去年第五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该院物理学师范专业的陈小雨获得全国二等奖的佳绩。她谈到,从大一入学开始,学院的老师就逐步培养学生参加各类赛事的兴趣,进行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类赛事。这也是一种“金字塔式”的选拔方式:全员引导、分流培养、重点突破。学院将模块化、层次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引入到学科竞赛中,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鼓励学生参加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学科竞赛。

谈及如何保证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唐书记提到了“创新学分制度”这一名词。学院将创新学分制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第二课堂创新学分为必修环节。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是学生获取创新学分的主要途径,这样便提高了广大学生参与竞赛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学科竞赛健康持续地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从而扩大学生参与范围,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挑战杯中,物电学院参赛积极,《大型车辆转弯防撞装置》、《基于人体运动的智能机器人操控系统》、《基于空气取水的智能灌溉系统》等多个项目获得学校支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举措引领改革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改革新举措,强调积极创业、树立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我校物电学院的各项政策支持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科特色进行创业实践。该院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创业团队,以达到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具备创业能力的目标。

同时,学科竞赛活动寓“赛”于“做”,重在“过程”,使更多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的匮乏,有一种“学无止境”的切身感受。学院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加以引导,改变原有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学科竞赛命题,从“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加实践”、“动手与应用”、“创新加思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

“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继续增强学生的参与度,确保80%以上的本科生至少参加一次学科竞赛活动,20%以上的学生至少参加一次市级以上的学科竞赛,形成至少1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业团队,争取在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竞赛中获奖。”唐书记说道。

编辑:李若岩、何瑶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