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专题宣传 > 正文
【聚焦“新闻1+1”】重庆新闻学院首届“新闻1+1”大型采访活动圆满结束
来源:新闻中心、重庆新闻学院 作者:记者朱盈、吴梦、李然 日期: 2015年07月01日 16:52 点击:

6月25日上午,重庆新闻学院“新闻1+1”大型采访活动媒体评阅会暨颁奖仪式于我校汇贤楼举行,共评出新闻报道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新闻副刊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新闻摄影类优秀奖3名。至此,重庆新闻学院首届“新闻1+1”大型采访活动圆满结束。

重庆新闻学院院长王国庆担任评阅组长,副院长李明海、赖黎捷,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清泉,传媒学院党委书记高天红、副书记陈丁华,《环球人文地理》杂志、《城市地理》杂志总编辑李海洲、重庆晚报总编室主任刘涛、重庆日报农村编辑部副主任邹密应邀出席评阅会并担任评委。重庆新闻学院教师谭俐莎、周晶、张毅参加评阅会。

评阅会开始,赖黎捷副院长介绍道,“此活动面向2012级新闻学专业学生,并于四月正式启动,五月进行选题策划,六月将学生分为三批分别奔赴敦煌、兰州、西安三地进行采访”。此外,她还谈到,自新闻专业调整至传媒学院,学院更为注重学生的实践及人文基础,并表示此次“新闻1+1”采访活动的举办对课程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

随后,王国庆院长作为评阅组长提出了评阅要求。他谈到,此次阅评要重点关注作品是否具有真实性、新闻性、时代感,是否主题鲜明、语言文字生动、感染力强,并表示此次活动意在充分鼓励学生的专业热情,锻炼其新闻策划、采写水平,培养其创新能力。

谭俐莎、周晶、张毅老师作为初审评委,分别从新闻报道类、新闻副刊类、新闻摄影类三大板块介绍了作品初审情况。其中,谭俐莎老师谈到,此次新闻报道类作品体现了同学们的精神内核,并表示这来自于同学们经过专业学习后培养出的丰富内心。“本次新闻副刊类作品囊括了随笔、游记等体裁。我们能从中看到同学们充沛的情感、独特细致的观察视角、多样化的风格以及充满自省的精神。”周晶老师说道,“但同时,也存在感性有余理性不足、个性有余节制不足、缺乏创新精神等问题”。

接着,与会评审点评作品并投票。其中,李海洲总编辑指出,一个优秀的记者应在标题、导语、行文等方面多下苦功。刘涛主任表示,记者应当利用好互联网等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经过紧锣密鼓的投票和计票,重庆新闻学院“新闻1+1”大型采访活动颁奖仪式随即举行。评阅嘉宾、重庆部分媒体代表、采访活动的带队教师和全体学生参加颁奖典礼。

颁奖仪式上,2012级新闻学学生代表苑文昕发言。她回忆了此次采访过程中的困难、欢笑、收获,并感谢重庆市委宣传部和学校的支持,以及学院老师的帮助。

随后,王国庆院长总结评阅会评审意见并宣读评比结果。“这次采访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实践。好新闻、好作品就是用脚走出来的。我从大家的作品中感受到了社会的脉搏,看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他说。

最后,评阅会评委为获奖学生颁奖。其中,新闻报道类,一等奖为《兰渝铁路线上的面孔:热盼回家路早日开通》;二等奖为《西安江曲城市开发与文物保护之争》、《乳粉市场低价混战“爱特”跨境搅局》;三等奖为《榆中打造“陇上中药材翘楚”今年拟增中药材面积五万亩》、《西市博物馆“活血”模式引借鉴重庆民博发展开新篇章》和《带你看》。新闻副刊类作品,一等奖为《遇见敦煌》;二等奖为《第十五家》、《往来在三春湖畔与核桃树下》;三等奖为《我眼里的西安》、《我在西安“看见”重庆》、《车顶之下》和《兰州欠我们一段历史》。新闻摄影类作品,《历史的今天——重走丝绸之路》、《微笑的“敦煌号”》、《他眼中》获得优秀奖。

 

 

                                          (摄影:杨艺) 

 

编辑:李若岩、何瑶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