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专题宣传 > 正文
【“提档升级”进行时】盘点“十二五”信心更倍增 展望新目标我们再出发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首席记者冯美琪,记者夏茂芹、张文镜 日期: 2016年01月24日 12:24 点击:

在“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开启之际,1月22日上午,我校在三春湖会议厅召开干部大会,总结2015年度工作,盘点“十二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情况。校长周泽扬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在校的全体校领导、处级领导干部、教代会常委、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周校长首先梳理总结了我校2015年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依法治校、“内涵发展、提档升级”、服务保障、图情档案信息以及民生等方面的工作。他指出,过去的一年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成绩可喜可贺、可圈可点,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后,周校长对“十二五”期间我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作了盘点。他谈到,“十二五”期间,我校全体师生员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市委重要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十二五”规划总部署和“内涵发展提档升级”总任务,勤勉务实,开拓进取,取得了明显成效。他结合图表分析,从八个方面作了回顾。

一是,顶层设计日趋完善,办学格局凸显特色。周校长指出,“十二五”期间,我校逐步形成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两轮驱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三驾马车”,文化传承与创新、决策咨询与公共服务、科技公关与应用转化“三大板块”的特色办学格局。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施了“内涵发展、提档升级”战略,聚焦学校内涵发展目标任务,推进五大核心版块的21项工程(计划),制定“1+5+33”系列文件,发展目标更加清晰。进一步优化了内部治理体系,《重庆师范大学章程》成为全市第一批核准颁布的6所高校之一,依法治校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开启新篇章;强化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实施目标管理分类考核;调整精简各类专门委员会(领导小组);强化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二是,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周校长指出,“十二五”期间,我校不断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打造小学全科教师UGIS人才培养联盟,初步形成协同培养格局。继续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综合素养+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式课程结构,建立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及其运行机制。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专业特色得到彰显,建立灵活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全日制本科专业由47个增至68个;获批9个市级特色专业和3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国内首家新媒体学院、全国首批部校共建重庆新闻学院成为新亮点。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构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体系。“十二五”期间,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实现零的突破;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由3项增至14项;国家级规划教材由2项增至5项;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重庆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十二五”期间,学校的招生规模趋于稳定,生源质量稳步提升。2015年招生规模稳定在8045人(含研究生、留学生)。本科一志愿报考率由93.69%提升至104.55%。文史类本科二批录取分数超过控制线50分以上的省份由4个增加到15个,理工类超过40分以上的省份由7个增加到17个。10个专业在6省市实施一本招生。

学生管理模式创新不断,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制定立德树人领雁、优良学风提振等5大计划,形成“两主体、两主导、三联动”学生工作模式和“两个围绕、两个提升”学生工作路径。承办教育部“一赛两会”重大活动,实施辅导员队伍建设“青蓝工程”。1人荣膺第七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3人分获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比赛二、三等奖。本科生获国家级专业竞赛28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4项、市级竞赛奖励333项。年终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居市属高校前列。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重庆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

三是,学科建设发展迅猛,研究生教育呈现新局面。周校长指出,“十二五”期间,我校的学科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一级学科硕士点由5个增至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由45个增至10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由2个增至9个,培养领域由7个增至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量、专业学位培养类型和涉及的学科门类均居市属高校之首。积极推进特色学科培育项目,新增“发展性障碍儿童研究院”重庆市科委重点研究平台;“三峡库区文物保护”项目依托的考古学学科,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获全国排名第13,位列人大、北师大等名校之前。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培育出音乐教育学等17个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圆满完成重点学科建设任务,新增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11个,并以“8优3良”的优异成绩通过市教委的评估验收。博士中期立项建设强力推进,实施博士授权攻坚工程、设置博士授权学科专职科研岗,新增“中国诗学研究”“数学教育统计”“活性物质生物化学”3个学科方向。

研究生教育迈上新台阶。入选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获市级研究生教改项目64项、重大项目4项,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12门。获准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建立“1+1”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顺利通过教育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研究生招生由2010年的700人增加到2015年的1000人。研究生规模达3626人,较“十一五”增长56.4%。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46人、市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7篇。首次组建五个研究生创新实践团队,获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奖励36项,其中一等奖2项,获奖等级和数量居重庆高校第一。研究生就业率由70.8%提高到92.9%。

四是,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成果转化打造新亮点。周校长指出,“十二五”期间,学校科学研究实现许多新突破。一是科研成果再攀高峰。国家级项目由“十一五”的72项增至183项,省部级项目由589项增加到895项,在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实现突破,国家级项目立项总数稳居市属高校第二名。科研项目经费1.24亿元,比“十一五”增长193%。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224部,首部著作入选国家哲社文库。发表学术论文6589篇,是“十一五”期间的1.3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学科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483篇,其中SCI、EI、CPCI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103篇,SCI一区或影响因子超过5的学术论文35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12.11。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重庆市人文社科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59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由24个增加到47个,较“十一五”增长95%,位居市属高校首位。

其二,不断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编纂出版的《中华民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1-5辑)成为目前收集最完整的重庆抗战文献资料。率先在国内利用数字化三维技术开展微痕考古研究和建立西南地区第一家动物骨骼微痕考古实验室。《亚洲最早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国巫山龙骨坡遗址》处于国内外研究前沿水平,《重庆移民史》《三峡夏商时期考古文化》填补国内外研究空白。

其三,聚焦决策咨询与公共服务。主动参与重庆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编制重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为争取到国家数十亿财政专项资金提供了重要支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被中宣部、教育部充分采纳并在全国高校推行。

其四,强化科技攻关与应用转化。自主研发的水稻“冈优36”,推广面积15.44万亩,产值2.36亿元。利用智能化太阳能宽谱LED杀虫新技术为茅台集团提供原料生产服务,利用油料植物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推广种植油用牡丹,与匈牙利共建中匈环境研发和技术推广中心,与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共建中俄科技考古研究所,与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联合成立“重庆德新机器人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共建重庆国家机器人检测评价中心等。

五是,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呈现新局面。周校长指出,“十二五”期间,我校专任教师由927人增至1109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有正高189人、副高377人、博士385人、省部级以上人才137人次,净增博士生导师12人、正高95人和副高101人,引进专任教师210人。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由800万元提高至1600余万元。设立校内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教学名师培养计划等人才项目,保留并调整校内特殊人才专项津贴。出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百名中青年教师研修计划实施办法》等10余项重要制度,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在职攻读学位、国内外访学的资助力度。建立“强化岗位、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加大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2014、2015连续两年共派出海外访学人数达54人,是实施百名研修工程之前派出人数的3倍。

六是,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教育国际化实现新跨越。周校长指出,“十二五”期间我校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强劲。开创性牵头组建“重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集团”,教育部鲁昕副部长亲自为集团授牌。成为全国先期两个“中德职教合作示范基地”之一。牵头主持的“重庆市职业教育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后顺利更名为“重庆市职业教育测评与师资培养协同创新中心”。先后主持和参与全国多省市25所中职国家级和市级示范校的建设工作。完成以我校为主导的重庆市职教师资培训主体由“单一”到“联盟”再到“集团化”直至“协同化”的完整路径探索。依托上述平台,先后承担中澳、中德、中加、中英等国际职教合作项目各类培训1.7万人次。构建新型职教师资培训运行体系,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从2011年起,在职研究生招生专业数和招生规模均居全国第一。2013年开始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全日制研究生,后新增计算机专业职教师资本科。招生专业比“十一五”增加了7个,职教师资本科生年招生规模扩大近4倍,生源遍及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专业与人数均居全国前列。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

学校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获批招收港澳台地区及华侨学生资格和接收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生源国由8个增加到33个,遍及五大洲。学历层次有本科、研究生及非学历教育的汉语进修生。年招生人数由37人增加到630人,累计2409人。建立较为完善的外国留学生奖励机制,奖学金类别达7个,奖学金金额达到1015.44万元。分别与匈牙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联合开展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中外联合培养项目总数由1项增至9项。与美国招收“1+2+1”联合培养教学改革试验班,对外联合培养人才层次日趋完善。学校获“重庆市来华留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在印尼创新性举办东南亚地区首家“汉语师范学院”,在亚欧非美创办4所孔子学院,位居西部高校前列。编著第一部卢英汉语专门词典《卢旺达语-英语-汉语词典》。学校成为全国24所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之一,获得“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殊荣。自2014年以来,已承担2期共288名学员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岗前培训,5期汉语教师志愿者岗前培训,多批次考试类项目任务和“汉语桥”等国际活动。多个国家级选拔考点相继落户我校。学校成为“突出贡献奖单位”“重庆市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先进单位”。

七是,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为事业发展凝聚强大合力。周校长指出,“十二五”期间,学校投资近2.5亿元,新建校舍113146.82平方米,专家人才楼完成6000平方米建设,工程质量全部合格,未出现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校园有线网达到10000M专线连接,基本实现楼宇室内无线覆盖,提供FTP、视频点播等10余个资源共享服务,建有OA协同办公等20余个业务管理服务系统和统一身份认证、校园门户等10余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建有各种专题网站120余个,数字资源达近200T,移动图书馆正式上线,建有2间无纸化会议室和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场114间,录播教室、微格教室等200间,建成教师教育实验平台、文科综合实验教学平台、4套与多所中学互联的互动教学平台。大幅度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两次调整提高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提高比例为63.5%。多方努力继续建设6号、69号人才楼。附属实验小学、大学城校区幼儿园、新建校医院正式投入使用。学校荣获“重庆市高校安全稳定综合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市容整洁单位”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八是,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推进,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周校长指出,2011年,学校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党建“六大工程”,为全面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十二五”期间,学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活动。优化基层组织结构,加强二级分党委建设,二级党组织数量由25个减少至24个。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平均年龄由48.1岁降低到43.7岁,高级职称、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及比例、博士以上学位人数及比例均呈上升趋势。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数量由2973名增至3722名,学生党员比例由48.94%减少到48.6%,在岗职工党员比例由37.44%增至39.07%,控制了总量增长幅度,优化了党员队伍结构,提高了党员发展质量。建立健全干部管理和考核制度,规范选拔任用方式,党风廉政与反腐倡廉建设取得实效。开展3届师德标兵评选活动,选树29名师德典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青马工程”成为“团中央创新示范点”、全国研究培训基地和全国重点示范基地。学校被评为“全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单位”“全市高校实践教育示范高校”。连续3次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校团委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连续五年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汇演,创编了《青春之歌》《红梅赞》《归来》等经典作品,塑造文化品牌,参赛作品获重庆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学校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和“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4年成功申报重庆市高校党建研究咨政中心。

周校长最后指出,2015年以及“十二五”期间,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绝大多数目标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学校整体工作完成情况良好,全校师生员工都是“蛮拼的”。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起步之年,全校师生还要勠力同心,锐意进取,接续奋斗,遵循“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更宽广的战略视野、更顽强的拼搏精神、更高昂的教育热忱、更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建设特色鲜明、西部前列、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作出新的更大努力!

                                        (摄影:邓桂华)

编辑:陈洪、李若岩   图片编辑:邓桂华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