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专题宣传 > 正文
【走基层•说课程】《数学欣赏》: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数学的魅力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罗维、周婕 日期: 2016年10月20日 09:03 点击: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女生喜欢穿高跟鞋吗?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为什么冬天小猫会蜷缩成一团?”这是我校数学科学学院开设的通识选修课《数学欣赏》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情景。

据了解,《数学欣赏》因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内容趣味性和实用性强等特点,自开设以来,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已通过大学城网络资源平台面向6所高校开放。为了解具体情况,近日,记者采访了该课程负责人、我校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罗萍。

“《数学欣赏》以‘人人都能学数学,人人都能学懂数学,人人都能形成对数学的感悟’为理念,注重学习者数学素养的形成,激发其对数学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促使数学大众化。”罗萍副教授表示,“该课程不涉及深奥的数学知识,因为我们的受众既有数学科学学院的学生,又有很多非数学专业的学生”。

赏数学之美,从“黄金比例”说起

“‘黄金分割’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传统课堂上,老师通常这样给学生讲授“黄金比例”的知识,但在《数学欣赏》课堂上,授课内容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数学欣赏》是一门寓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应用性于一体的课程,我们一直倡导‘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当讲到‘黄金分割’时,我们会抛出‘女生为什么喜欢穿高跟鞋’的问题吸引大家注意,让大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罗萍副教授告诉记者,当同学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得知女生穿高跟鞋是为了延长双腿长度使其与身高比例趋于黄金比例0.618后,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枯燥的数学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就更为深刻、透彻,这也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罗萍副教授如是说。

此外,罗萍副教授介绍道,她们还会从斐波那契经典的兔子问题出发,介绍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性质及其应用,让学习者了解该数列的由来、有趣的性质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知道生活中处处存在美。

品数学之妙,与日常生活接轨

“牛奶盒子为什么是方的?可乐瓶子为什么是圆的?蜜蜂的蜂房为什么是正六角形的?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都可以通过数学知识来解释。”罗萍副教授表示,与其它同类型的课程相比,《数学欣赏》更注重挖掘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妙性,从欣赏的角度阐述数学,给人以全新的感觉。

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罗萍副教授谈道,《数学欣赏》课程特别注重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老师在课堂上将客观实例做生动分析,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讨学习。“或是表演一个魔术,或是玩一个小游戏……我们的课堂氛围很轻松,在互动中和大家一同挖掘与数学相关的信息,力求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罗萍副教授补充道,“其它很多同类型课程大都通过枯燥的符号、数字去证明计算,而我们的课程通过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剪纸、建立数学模型等,让学生自行体会数学的奇妙”。

说到这里,罗萍副教授向记者介绍了“抽屉原理”。“很多人都知道‘抽屉原理’的概念,却少有人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罗萍副教授谈道,课堂上,她们会向学生介绍“抽屉原理”在招生录取、休闲娱乐、资源分配中的巧妙应用,力求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抽屉原理”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的独特意义。

学有所获就是最大的成果

据了解,《数学欣赏》已成为我校最受欢迎的通识选修课之一,选课学生日益增多,平均每学期180余人。此外,该课程已通过大学城网络资源平台面向6所高校开放,为校际资源共建共享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罗萍副教授说道,课程建设最大的成果体现在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这个课程能够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使学习者从中认识数学之本、欣赏数学之美、品味数学之趣、感受数学之妙、领略数学之奇、思考数学之问,体味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刻性与普适性。同时,学生还学会运用课堂讨论中训练的数学思维去撰写论文,这也让我们很欣慰。”

“选修《数学欣赏》纯属意外,但这个意外却带给我莫大的惊喜。这门课程将自然中的一切与数学相联系,让我们探索其中的奥秘,让我们学会主动思考问题。”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12级学生陈青青在《数学欣赏》的期末论文中这样写道。

“很庆幸当初选择了《数学欣赏》这门课程,它让我注意到很多平时不曾留心过的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很奇妙、很精彩,只有细心的人才能发现其中的迷人之处。”我校数学科学学院2013级学生刘月盈说道。

谈及未来,罗萍副教授表示,她和团队将进一步增加优质视频的录制,加强向社会的开放,并积极申报国家级视频课程,让更多人感受数学的魅力。

编辑:李若岩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