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专题宣传 > 正文
【走基层•说课程】《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漫谈》:要努力成为具有推广价值的优秀课程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杨宇婷、周婕、傅汝欢 日期: 2016年11月10日 09:57 点击:

“起源、形成、发展、延续、差异”五个简单的词汇囊括了《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漫谈》课程的所有内容。我校地理与旅游学院开设的《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漫谈》通识选修课程,以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认知为基础,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一体化教学思路与多元化教学方法,成功打造为一门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及示范推广价值的优秀课程。为深入了解《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漫谈》课程的具体情况,记者采访了该课程负责人、地理科学系主任李孝坤教授。

“中国文明之花何以最先盛开在黄河中游地区?世界古文明中为何唯有中华文化历万世而不衰?中国各区域文化为何如此多姿多彩?”李孝坤教授表示,探索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奇妙关系是《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漫谈》的魅力所在。

培养“交叉思维”,树立辩证意识

《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漫谈》课程在我校已开设十余年。2008年作为重庆市高校校际通识选修课程,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跨校开设。

李孝坤教授告诉记者,2003年是《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漫谈》课程开设的重要契机。“我们地理学科既有文科的性质,又有理科的特点,是一门文理交叉学科。”李孝坤教授表示,该课程的开设,既可以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又可以适应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地理环境是什么关系?如何辩证地、正确地认识这种关系?”这是该课程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同时要有交叉思维素养。李孝坤教授告诉记者,培养“交叉思维”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而“交叉思维”具体体现在文理学科思维的交叉、渗透,文化现象之间、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交融。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交叉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意识,在文理学科间搭建起融通的桥梁,学会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客观地观察分析事物,那这门课便是成功的。”

七大讲,四大环节,多元化运用教学方法

地理环境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基础,它为文化发展提供空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确立这一基本思想之后,李孝坤教授及其教学团队将“中国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关系”作为论题,试图探索地理环境影响下的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漫谈》不同于国内其他文化地理类选修课,它仅用7讲内容便深刻剖析了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关系。李孝坤教授谈到,本课程从“宏观与微观角度认识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正确认知开始,围绕中国文化的起源、扩散、形成、发展、延续以及地域差异的主线展开,并根据认识的时空视角差异将内容分为两大板块。“前四讲从整体上讨论地理环境对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影响,后三讲考察地理环境差异性影响下的中国各区域文化。”他强调道,“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区域差异性是造成中国各区域文化差异的地基。”

在教学过程中,该课程通过创设情景、引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学习效果反馈四大教学环节,借助案例分析、问题探究、多维信息追踪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将课程内容丰富、深化,增强吸引力,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交流、善于探索的优良学习品质。每次课程结束后,许多学生对地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思考探索地理学的奥妙。

在赞扬声中寻找不足之处

《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漫谈》自开课以来,契合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需要,符合中央提出的“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以其特有的课程视角与内容构成在学界与学生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赏。

“非常感谢您今年给我们的学生开课,学生反馈效果很不错。他们觉得增长了很多见识,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了解民族文化很有意义。大家非常希望李老师在下一学年还能继续为我们开课。”作为高校间的交流课程,该课程已连续多年得到两所友校教务处及学生的优良评价,产生了积极影响。

此外,我校教学督导专家雷宗知老师也曾评价道:“教学目标明确,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充实,教学与科研结合,讲述严谨,逻辑性强。‘问题—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地理信息利用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该课程已成为我校精品通识选修课,同时已作为我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面对诸多赞赏与肯定,李孝坤教授却表示该门课程还存在较多有待改善的地方。

“课程的在线建设以及对社会的开放工作还存在不足,开放面不够,使课程影响力受到限制。”李孝坤教授表示,今后将不断完善课程在线建设,加大课程的开放性,同时加强教学团队和课程内容精细化建设,扩大该课程在重庆市内外的影响。

编辑:李若岩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