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专题宣传 > 正文
【走基层•说课程】《唐宋诗词艺术》:让学生走进诗词背后的精神世界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杨宇婷、白菊 日期: 2016年12月06日 09:40 点击:

唐诗宋词,堪称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我校文学院的选修课程《唐宋诗词艺术》转换传统鉴赏立场,通过将心比心的理解方式实现学习延伸,让学生真正完成对作品价值内涵的深度挖掘。自2005年开设以来,该课程受到学生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喜爱,至今已有11年的发展历程。为了解具体情况,近日,记者采访了该课程负责人、我校文学院党委书记王于飞教授。

“我们希望通过开设这门课程,让学生比较集中地去领略我们中国古代文学中最精粹的东西。”王于飞教授如是说。

转换立场,拉近与诗人们的距离

“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理解,有着很深的隔膜。如果用现代人的常规方式讲授这些课,效果很难如愿。”介绍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社会影响,再结合诗词进行内容分析。从小学到高中,这套传统的解读方式一以贯之,却往往难以深入作品,致使作品的价值得不到充分认识和发掘。同学们花大量时间学唐诗宋词,却收获不多,久而久之难免对传统文学感到失望甚至厌弃。在多年的教学摸索中,王于飞教授发现,面对面的文本解读无法实现深入理解,且已经成为课程发展中的重大阻碍。

为此,王于飞教授及其团队在《唐宋诗词艺术》课堂中进行了新的尝试。他带领学生转换解读文学作品的传统立场,通过对一些具体文本的分析与解读,让学生学会透过诗词的白纸黑字,看到作品背后的作者,进而体会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感与精神世界,对作品的实质进行鉴赏与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他强调两点:一是“设身处地”,站在诗人的立场,思考其“何出此言”;二是“将心比心”,通过“同情式理解”的方式寻求与诗人在情感、思想层面的沟通与交流,获得“感同身受”的阅读效果。此外,该团队还积极吸纳年轻教师,力求在不同的教学实践中,使课程更多元、更开放、更具包容性。

“我们不仅要面对诗人,还要尽可能地拉近我们与李白、杜甫、苏东坡等诗人们之间的距离,和他们换位思考。”

从诗词中获取文化滋养,实现自我的“成”与“立”

“老师上课幽默风趣,善用启示法,课堂内容生动。”面对学生的好评,王于飞教授却报以苦笑。他认为,教师的教学风趣幽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一门课程的真正价值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把握和传递上。“最重要的是你的课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学生听,能否给学生提供养分。”

在王于飞教授看来,课程的“养分”必不可少,让学生在学完之后有所成长。学生从该课程中获得传统文化的滋养,这些滋养成为他们人生成长过程中的正能量,成为他们面对多元价值依然独立思考的“醒脑剂”。

虽然网上课程内容仅有6个学时,课堂教学也只有一学期,但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却远远不止停留于知识表面。王于飞教授谈道,通过对诗词的思想、艺术等内容的深入感受,同学们透过作品去探究其背后的作者,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胸怀,最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人格,强健自己的风骨。该课程通过“理解最优秀的诗词、最优秀的人生、最优秀的文化”的方式训练同学的能力,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我希望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不只学知识文化,更能实现自我的‘成’与‘立’,也即成长且独立。”王于飞教授指出,真正的独立思考应当是透过现实生活的种种迷雾、古今中外的种种困惑,用自己冷静清晰的头脑形成的思考、观察与判断。

坚守本心,更加注重教学效果

《唐宋诗词艺术》的网络课程,分别从鉴赏方法、艺术构成和实例分析三大部分构建出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课程开设之初,仅针对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因授课内容、方法、效果均受好评,被扩展为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的通识性选修课。

多年来,该课程以视频、讲座、教材、电视节目等多种形式面向全社会开放,受到广泛关注与肯定。2010年,该课程参与编写重庆市中小学、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公共课培训教材,并录制配套示范视频;2011年起,在重庆卫视录制并播放《品读》节目共60余期,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2014年,成功入选为精品视频公开课课程。

王于飞教授表示,课程仍存在亟待完善的地方。目前该课程的教学相对自由和随性,教师对课上课下的教学效果缺乏较多关注。“后续如果继续讲授这门课,我将更有条理、更细致地贯彻这门课的理念,更注重它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也希望能有更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人和我们一起探索古代诗词文学。”

编辑:李若岩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