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学科建设 > 正文
聚焦学科建设(2):文学院:领巴渝之神韵 绽文学之奇葩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种静华 日期: 2010年03月22日 16:07 点击:

文学院:领巴渝之神韵  绽文学之奇葩

——访文学院党总支书记王于飞教授

 

文学院的前身是文学与新闻学院,是我校1954年创办之时最早设立的几个院系之一,现为我校最富教学和科研实力的学院之一,拥有高水平师资队伍,设有汉语言文学、秘书学、对外汉语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在进行专业整合、实施教学改革的同时,学院坚持科学的培养理念,重视对外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学科建设,以昂扬的姿态向前迈进。

百家争鸣之地

文学院讲求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自有海纳百川、藏龙卧虎之地一说。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之中,学院现有教职工70余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1人。高级职称人员中有四川大学兼职博导2人、重庆师大硕导29人。专任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者20余人。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该院教师群体具备刚柔并济、兼容并包的胸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科研人才集聚层。

学院倡导学术争鸣,鼓励个性发展,在各种领域有见地的人才聚集在这种大环境下能真正各显其能,各显神通。师资队伍的精心打造是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学院领导深入教学一线,风格各异的教授讲师走进课堂,使学术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实践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研究的能力。

懂学术有学问的老师们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酸臭迂腐,也并非全是文质彬彬、咬文嚼字之辈,他们也会在紧跟时代步伐的过程中跟我们笑谈“芙蓉姐姐”和“春哥、曾哥”,其背后彰显的是文化的力量。

 海纳百川之态

学院已建成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五个硕士点及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与文艺审美教育)一个硕士招生方向。在校研究生近200人,全日制本科生1300余人,成教学生近2000人,学院已形成了多专业、多学历、多层次的办学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师资和相关专业人才。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优势专业以优势学科为支撑。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中,该院坚持 “挖潜力,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方式,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发展、能创新”的人才为专业改革与建设原则,培养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高质量的为地区基础教育服务。对外汉语专业强调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充分依托和利用国务院侨办设置在我校的“华文教育基地”的有利条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有针对性地培养特色鲜明的专业化人才。秘书学专业坚持需求原则、整体优化原则、可行性原则,与时俱进地制定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开拓人才培养资源,特别强调教学方法多样化,力避传统填鸭式、灌输式的被动教学,实施双向交流、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力求因材施教,以文化人,运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充分整合学科和专业资源,以综合性实践活动为途径,突破学生单一、被动接受式传统学习方法,探索多元、主动的素质拓展,实现人才培养新格局。该院在校内首创的读书报告活动增强了学生间的文化交流,嘉陵潮文学社系列活动使整个校园文学思潮澎湃,禺风剧社的戏剧小品创作给众位学生搭建平台的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百花齐放之景

该院现有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三个市级重点学科,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文学概论两个市级精品课程,另有八个研究所室。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内设有“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重庆抗战文史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在特有领域贡献颇大、影响深远。

其中,对重庆抗战文化的研究以重庆抗战文化与文学作为典范性的个案,为中国现代文化与文学研究提供具有学术性的理论基点,从一个侧面为当前的中国西部文化与文学的发展事业提供参考和史鉴。在周晓风教授的带领下,先后承担“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文化阐释”、“日本文学批评史”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1项,“20世纪重庆文学史”、“抗战时期重庆文论”、“现实主义与20世纪的中国文论”等6项省部级项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项目1项,出版《新时期文学思潮》、《重庆抗战文学论稿》、《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及流派》等专著30部,发表《当代意识形态与新中国文艺政策》、《抗战时期重庆文学的战时性》、《区域文学刍议》等论文200余篇,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项,重庆市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研究成果卓著。

同时,根据学科成员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学科建设的大局需要,学院瞄准学科学术发展的前沿,寻求新的学术生长点,在南方局与红岩精神,现代文学与传媒,当代文学与文化产业研究等方面开创更多的有特色、有优势、高水平的研究领域。

厚积薄发之势

学院已基本形成多专业、多学历、多层次的办学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师资和相关专业人才,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更显厚积薄发之势。

该院积极进行学科调整、专业整合,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众多方面采取新举措。王书记谈到,学院将不断完善分配制度,真正发挥二级教代会的作用,不断完善科研奖励机制,推动学术向前发展,不断完善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强内培养。此外,学院将进一步优化院系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管理,在与社会接触方面加强校地间的合作,为学生搭建更多更好的发展平台。

背倚着俊秀山脉,浸润着汤汤渝水,吸天地之灵气,领巴渝之神韵,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正以厚积薄发之势不断前进,描绘文学奇葩盛放的美好图景。

王于飞教授

 

 

 

相关链接:

秉承知识分子精神推动学院跨越发展

——访文学院院长张全之教授

 

             

 

编者按:从曲阜到重庆,年轻有为的他成为文学院的新任掌舵手。他言语间透着一种睿智,一份知识分子的学养。来到新家,他将与全体师生共同推动文学院实现新跨越。他就是文学院新任院长张全之教授。

记者:从齐鲁大地到巴渝之家,您能感受到哪些文化差异?

张院长:我感受到的差异有三方面:首先,山东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日常交往规矩多、礼节多;重庆人除了正式场合之外,平常没有过多繁文缛节,重庆人的随意更让人感到舒服和亲近。其次,重庆人饮食喜爱麻辣味道,主食以大米为主,这与山东截然不同。最后,重庆人酷爱讲方言,好在重庆话好听易懂,说说也“要得”。

记者:为何说鲁迅和胡适是“中国两种知识分子的楷模和范本”?

张院长:我的理解是,鲁迅疾恶如仇,绝不饶恕他眼里的黑暗与龌龊,临死时还说“一个都不宽恕”,而胡适主张宽容,认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另一方面,鲁迅讲究战术,决不“赤膊上阵”,不骂“杀人不眨眼的军阀”,以免上“诱杀者”的当;胡适有时则“知其不可而为之”,书生气十足。二人性格复杂,简单概括都难免偏颇。

记者:尤西林教授称鲁迅先生是“具有关怀公共精神的知识分子的一个人格象征”,同时,韩寒被时下某些媒体冠以“新生代公共知识分子”。您如何看待所谓的“新生代公共知识分子”?

张院长:鲁迅的思想像一棵大树,一枝一茎、一叶一脉都牵动着背后巨大的情感潜流和思想漩涡,追究下去你会看到挺拔的树干和疯狂的根须;而韩寒的思想像是一条皮鞭,但那只是一条鞭子,而不是一棵有生命的树。概括起来说:韩寒说出了很多人想说而不能说的话,所以他说了之后马上有很多人产生共鸣;鲁迅则说出了很多人想都没有想到的话,只有他说后,人们才会渐渐明白,并为之惊出一身冷汗。

记者:当代大学生如何成长为一名知识分子?

张院长:成为一名思想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大学生首先要有丰厚的知识。当然,有了知识,也不一定就是知识分子,因为知识分子还要具备批判和反思精神。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切齿诅咒,胡适在“人权与约法”运动中对国民政府穿皮透骨的批判,都是知识分子精神的体现,这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眼光和勇气。

记者:如何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

张院长:该学科是文学院的强势学科之一,并已形成自身特色,在“区域文化与文学”、“抗战文学研究”两方面具有国内重大影响,今后要继续把这两个方面做大做强,使之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各个申博学科要本着有特色、有基础、有潜力、有前景的原则,找出带头人,制定新规划。

记者:今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年,文学院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张院长:未来五年文学院的主要任务有两条:第一是继续提高教学质量,并以此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这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研究型的语文教师或其他文职人员;二是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第二是提高科研水平与办学层次,争取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积聚优秀人才,回报社会。

 

 

编辑:王军, 付冬生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