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媒体聚焦 > 正文
【媒体重师】华龙网:“逐梦他乡重庆人”采播团队进高校分享会启动
来源:华龙网 作者:华龙网 日期: 2016年03月21日 08:41 点击:

华龙网3月17日21时10分讯(记者肖子琦)“逐梦他乡重庆人”全媒体大型人物故事寻访活动开展以来,采访组记者们走遍了各地去记录老乡的梦想。在这些行程中,采访组又发生了些什么故事?有了哪些感触?今(17)日,“逐梦他乡重庆人”采播团队高校分享会正式启动,采播团队走进了第一站重庆新闻学院,和200位新闻专业的学生们分享了采访途中的故事与经验。

01谈理论讲技巧聊故事 嘉宾走进高校分享采访点滴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重庆广电集团副总裁丁道谊、重庆晨报记者黄烨作为嘉宾,分别从采访过程、采编经验、人物故事等方面向同学们作了分享。

在谈到“逐梦他乡重庆人”活动策划时,丁道谊表示,山东电视台以前开办过《天南海北山东人》的节目,虽然节目类型有点类似,但像“逐梦他乡重庆人”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活动应是全国首次,“历时两年,每天报道一人,时间跨度大、空间覆盖广。”

同时,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也跟同学们聊起了自己作为先遣组成员在美国、加拿大时的所见所闻。晨报记者黄烨则讲述了几个澳大利亚的采访对象的故事,还分享了一些采访人物的经验。

嘉宾的讲述结束后,分享会进入互动环节。除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重庆广电集团副总裁丁道谊,市委外宣办对外新闻处处长徐建明、华龙网集团总编辑助理张一叶、重庆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副总监汤健萍、重庆日报记者陈维灯、重庆晨报记者黄烨也作为互动环节的嘉宾回答了同学们的积极提问。

作为全媒体新闻工作者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张一叶说,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报道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的综合体现,她举例,就华龙网而言,作为十媒一体的全媒体新闻门户网站,记者更需要掌握文字、图片、视频,甚至出镜报道等复合采编技能。张一叶说,因为全媒体新闻工作者提供的新闻素材必须符合不同传播渠道的制作标准,以便于多平台传播。

“逐梦他乡重庆人对外地人又有什么现实意义?”陈维灯告诉同学们,“虽然我们探寻的是从什么地方来、走向哪里,但看了这些报道,重庆人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无论对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有借鉴的作用。”

分享会结束后,重庆师范大学宣传部部长、重庆新闻学院副院长陈洪表示,这次采播团队进高校的活动拉近了学生和“逐梦他乡重庆人”栏目的距离,“在现场听分享和只看节目是有着不同效果的,会对学生的心灵和思想都产生很大触动。”陈洪说,分享会让同学们置身于采访过程中,加强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让他们得到正能量的引领,“是书本中绝对得不到的知识。”

02采访组分赴全国33个省区市和8个国家 已记录354个感人故事

据了解,“逐梦他乡重庆人”自去年2月正式启动以来,国内采访实现全覆盖,组织市属主流媒体13轮32批次、记者195人次分赴全国33个省区市和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等8个国家采访了354位逐梦他乡的重庆人。

2015年6月18日,“逐梦他乡重庆人”全媒体同步刊播,截至今天,共刊播184位逐梦人物故事,覆盖文化、教育、经济、艺术、科技、餐饮等各行各业。刊播采访花絮、记者随笔、手记146篇。报道极大地增强了全市人民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和共鸣:国内重点网站转载10200条次,新闻跟帖48000余条。在微博中形成了#逐梦他乡重庆人#话题,参与讨论人数超150万人次,点击量超1.12亿人次,“感动”“振奋”“威武”等成为网民使用频率最高的热词。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同时,主办方还开展了“人气榜总榜”“人气周榜”投票及“最具人气报道”评选,截止今日,共开展22期投票,总榜前三名得票已达318383票,周榜最高得票超过5万票。

记者了解到,今年将向8个方向派出采访组,包括日本——韩国、西班牙——意大利、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印尼——斯里兰卡、南非——卢旺达以及港澳,目前香港、澳门采访已接近尾声;其中还要穿插对全球孔子学院重庆人的采访。此外,还将筹备举办逐梦他乡重庆人回乡行或颁奖盛典,并继续推动逐梦系列丛书出版发行,今年将有两本书出版发行。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发言。记者 李裕锟 摄

现场领导、嘉宾与学生开展互动。记者 李裕锟

重庆广电集团副总裁丁道谊发言。记者 李裕锟 摄

华龙网集团总编辑助理张一叶发言。记者 李裕锟 摄

重庆新闻学院分享会现场。记者 李裕锟 摄

学生积极提问。记者 李裕锟 摄

重庆晨报记者黄晔讲述“逐梦”采访见闻与心得。记者 李裕锟 摄

活动受到教职工、学生的欢迎,他们将心中的感想写进明信片

相关链接:华龙网

编辑:李若岩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