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本网受权全文发布《孟东方校长在重庆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上的讲话》
来源:党政办 作者:孟东方 日期: 2020年06月29日 11:51 点击:

弘扬“学气”,勤耕不辍

在新征途饱览人生美丽风景

——在2020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上的讲话

(2020年6月29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亲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举行2020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今年的毕业典礼,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全国各族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举行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届毕业典礼。在这庄严神圣的时刻,难舍的离别之情感染着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同学和你们的老师。在此,我谨代表曾礼书记、全体校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对2020届1177名毕业研究生、6333名本科毕业生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贺大家在重师丰富了知识、锤炼了技能、收获了成熟。点滴进步,无不凝结着你们拼搏的汗水;一路走来,饱含着父母的希冀,倾注着老师的教诲。我提议,让我们把热烈掌声,送给倾情付出的父母、启迪心智的老师、共同成长的同窗和我们自己!

青春的纪念册里总是镶嵌着美好的回忆,朝阳晨钟书声朗朗、疏影春晖播种希望、星河垂幕放飞思想、风竹秋韵收获成长……初入重师,你们青涩懵懂、稚气未脱;学在重师,你们积累知识、拼搏耕耘;即将离开重师,你们意气风发、踌躇满志。2020届毕业生,有900名本科毕业学子继续深造;你们中,有学霸廖红、刘理斯、王丹舟、宋东升同学;有立志做一名优秀教师的黄宇翔、张辛夷同学;有抗击疫情的最美志愿者钟美琪、江楠同学;有勇于创业的李志力、龙永翱同学……这是一所大学最美的丰收景象,更是重师又一次迎来播撒希望的最美好季节。

光阴荏苒,催人奋进。为创造更好的育人环境,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学校更加注重办学顶层设计,更加注重办学资源向人才培养聚集,更加注重激发教师的育人使命感,更加注重倾听同学们的心声。同学们参与并见证了学校的发展进步,学校从绿化、美化到文化;从实体校园、文化校园到智慧校园;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到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从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到制定实施“1+4”内涵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全校师生员工,一直为实现重师梦而努力!

今年,全球暴发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成果。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坚持停课不停学,老师们坚持线上教学,同学们坚持线上学习,师生线上心灵对话;学校努力创造条件按照校历正常运转,强化全方位条件保障,老师们为健康管理的同学送餐,克服困难推进就业工作,同学们、校友们积极参与抗疫,涌现了很多感人的“重师抗疫故事”。我们经历了抗疫的磨难,领悟了坚守的含义,懂得了科学的价值,感悟了生命的真谛,感受了人性的伟大,更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我校“立教无类,以文化人”办学理念、“自强不息,躬行师道”重师精神的深刻内涵。

同学们,你们从天南海北来到重师、又即将从此走向四面八方,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开启新的未来,是大家必须面对的重要课程。去年,我在2019届毕业典礼时谈到,“坚守初心,涵养‘四气’,赢取人生马拉松”,勉励毕业生涵养“学气、静气、勇气、大气”,彰显“名生、名师、名气”的学校文化显示度。今天,你们即将离校之际,作为你们的师长和朋友,我想送四句话与同学们共勉,祝愿同学们弘扬“学气”,以重师人的独特文化气质,去开启新的美好未来。

第一句话: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志趣,期望同学们喜学乐学,弘扬“一学一辈子”的气魄,养成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就是要以学气“立人间”。

有无学习能力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当珍惜学习的特质禀赋。毕业后,希望同学们保持良好习惯,把勤于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乐于学习作为一种人生志趣。不是“因为要,所以要”,而是“因为爱,所以爱”;不是“要我学”的外在压力所迫,而是“我要学”的内生动力所向;不是仅有“学一阵子”的冲动,而是富有“学一辈子”的气魄。

“学高为师扬气魄,身正为范见精神。”我校校友、重庆人和街小学校长肖方明和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小学校长钱小波,长期沉醉并耕耘在小教领域,探索基础教育理论,带领万千学子喜学乐学,树立了全市小学教育的旗帜。他们是爱学乐学、因材施教、立德树人的典范。

同学们要通过不断自我学习,不断积累知识,不断丰富阅历,努力获取源头活水。通过“越学越爱学,越爱学越有气魄”,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学气”,始终不忘追寻诗和远方。

第二句话: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素质,期望同学们博学精学,弘扬“一学一行家”的气质,积淀扎实学识和专业技能——就是要以学气“行天下”。

人与人的差异是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础是知识、核心是文化、关键是教育,学习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在知识迭代不断加速的信息时代,大学阶段只能获得人一生所需的一部分知识。希望同学们要善于以学扬长,以学补短,以学增益其所不能,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精通什么。同时还要广泛涉猎,多领域兼容,深入钻研,做到学有所长。同学们依靠学习走过昨天、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开创未来。

博学至精显气质,为人师表攀高峰。我校数学科学学院张文萌教授,持之以恒钻研数学领域未解难题,在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领域取得瞩目成绩,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获得国家“优青”。文学院杨姿博士在评上教授后,仍持之以恒刻苦钻研,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她说,学习好比垒金字塔,没有大基座的支撑,只想造金字塔尖,那只能是空想。他们是以学兴术、学高为师、教书育人的楷模。

同学们要适应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咬定青山不放松,保持学习定力,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掌握真才实学,做到精深钻研,触类旁通,逐步完善知识体系、博文达理、丰富文化涵养。

第三句话: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修为,期望同学们悟学践学,弘扬“一学一天地”的气度,践行笃学躬行致远的抱负——就是要以学气“创未来”。

古人云:“非知之难,行之惟难。”知行合一,贵在行动。“学”是思考、“习”是实践,做到学思践行。同学们要坚持“学”和“习”的辩证统一,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修为,把正确的学习习得、自觉的学养养成、积极的实践践行结合起来,彰显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的气度,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校校友、重庆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黄为,运用在读研期间所学,援助湖北荆门新冠肺炎病例实验室检测工作,带领团队累计检测新冠肺炎标本16000余份,占当地疾控机构检测量的70%以上,扛起沉甸甸的责任。我校校友、金夫人儿童天堂总经理王述科,长期钻研儿童摄影艺术,打造了国内儿童摄影知名品牌之一,员工人数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7000多人。他们是以学维新、学以致用、追求卓越的实干家。

同学们要重视在“学”中融会贯通,在“习”中实践创造,学以常习、习以促学、学习相长。只有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提升其贡献度和显示度。

第四句话: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追求,期望同学们学会学成,弘扬“一学一初心”的气节,学出坚定信仰和使命担当——就是要以学气“写华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学”具有发展属性,学能立业、逐梦圆梦,是秉持初心、担当使命、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途径。2010年12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视察我校时指出:“志存高远的青年一代,立志要高,但起步要低,要端正择业观念,定位要准确,立定脚跟;要到基层去,到边远的地区去,到社区去,到农村去,到军营去。一定要脚踏实地,你是人才,终会脱颖而出。”就是教导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要坚定信仰跟党走,把自己“学而有成”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谋幸福。

不忘初心支教系真情,牢记使命扶贫出实招。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生况丹同学,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踏遍重庆多个贫困区县的田间地头,写成十几万字的支教教学日志,将教育情怀传遍贫困区县。历史与社会学院毕业生彭玉琴同学,主动签约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教科局,成为一名光荣服务边疆的人民教师,用实际行动报答社会。他们是扎根基层、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追梦人。

同学们要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学”中把握时代的脉搏、磨砺心智、吐故纳新、增长才干,以无悔的选择、无畏的勇气、无止境的探索和无私的奉献,在价值追求中增加人生的厚度,在责任奉献中提升人生的高度,做有情怀、有品格、有本领的重师人。

同学们,重庆师范大学历来是自觉倡导弘扬“学气”的大学,重师校训(厚德笃学、砺志创新)、重师校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重师教风(博学敬业、为人师表)、重师学风(勤学善思、求是致用),都以一个“学”字贯穿其中,“学气”堪称重师的第一气场。不论何时何地,同学们要努力秉持重师人的文化特质,时刻坚持和弘扬“学气”,始终坚定初心和梦想。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志趣,不断好学乐学,才能形成“一学一辈子”的气魄;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素养,不断博学精学,才能养成“一学一行家”的气质;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修为,不断悟学践学,才能生成“一学一天地”的气度;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追求,不断学会学成,才能达成“一学一初心”的气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类社会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奔赴科技文明。同学们要积极融入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勇做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实践者和开拓者,在更大的人生格局中实现更高的价值追求,以学气“立人间”、以学气“行天下”、以学气“创未来”、以学气“写华章”,在新的征途饱览人生美丽风景。

同学们,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重师”“重师人”“重师情结”都注定我们永远焊接在一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此去经年,渐行渐远渐辉煌,只要时刻坚持和弘扬“学气”,重师众学子,定能以独特气质,从容试天下。

最后,祝大家鹏程万里、前程似锦、平安幸福、万事如意!

同学们,再见了!再见,是为了未来的再见!

编辑:徐赤、何瑶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