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理论学习进行时】重庆师范大学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总结暨交流研讨会
来源:中共重庆师范大学委员会 作者: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日期: 2023年05月12日 17:22 点击:

5月10日,重庆师范大学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总结暨交流研讨会。学校党委书记、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曾礼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市委巡回指导十六组副组长温万光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孟东方,学校党委副书记、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陈志军及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学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前,主题教育读书班全体成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封闭式集中学习。会上,学校全体党委常委分别结合读书、学习、思考和工作实际作交流发言。

学校党委书记、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曾礼以“争做新时代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题作学习分享。就如何做新时代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曾礼表示,一要倍加珍惜教育优先发展新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党中央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应该倍感鼓舞、倍加珍惜、倍加努力。二要始终牢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样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三要牢牢把握“四有好老师”的根本标准。我们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孟东方谈到,一要学思想,增强理论修养,以学铸魂筑牢根本。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进对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二要强党性,坚定政治信仰,以学增智锤炼品格。要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提升政治智慧,做到政治坚定、党性坚定。三要重实践,用好调查研究,以学正风破解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要自觉践行这一思想,用贯穿其中的观点立场和方法,防范风险,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四要建新功,赓续奋斗精神,以学促干贡献力量。要从新思想新理论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立足岗位作贡献,开创建设发展新局面,取得建设发展新佳绩。

学校党委副书记、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陈志军表示,一要坚持在主题教育中学深悟透。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提高认识站位,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找出工作中的真问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工作规律,推动工作发展增效提质。二要在反思自查中找准工作“位子”。对于高校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党性强弱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能否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否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要在实践调研中摸清工作“底子”。要增强问题意识,在调查研究中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工作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四要构建长效机制,担当作为拓宽工作“路子”。就学校心理育人工作而言,要构建长效机制、完善工作体系、聚焦能力提升,注重调查研究,创新心理育人工作方法。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杨如安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数字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从三个方面谈学习体会:一是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二是数字中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三是推动数字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要通过信息技术为教育赋能,重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打造效能更高、辐射更广、均衡受益的未来教育。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陆远权表示,要从思想上固本清源、固本培元,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好、运用好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坚持学以致用,以学促干,学出实效;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有所作为,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应对“时代之问”“教育之问”;要坚持以学铸魂,以学正风,切实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董景荣谈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关键在坚定理想、锤炼党性,要将学习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目的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在实际工作中担当作为、勇挑重担,对精神懈怠、得过且过说不,对不敢斗争、避难逃责说不,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闯关夺隘、攻城拔寨,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肖应红以“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习惯在受监督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为题,分享了新时代十年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一是从作风问题抓起;二是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三是深入推进思想建党;四是解决有规可依问题,深化制度治党;五是严明政治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六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七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八是严肃监督执纪问责,“打虎”“拍蝇”“猎狐”。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黄永宜以“积极投身主题教育,在深学细照笃行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力量”为题谈学习体会。她表示,要深刻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在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作出应有贡献;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实干实绩彰显主题教育的“红岩味”;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大学习大调研大服务大落实”行动,为推动学校建成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孟小军以“牢牢把握科教兴国战略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为题分享学习体会。他表示,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推动 教育、科技的优先发展,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更加注重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要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教兴国战略重要论述的认识,深入践行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推进学校科学研究和附属学校建设迈上新台阶。

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张明志以“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推动高等学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题作学习分享。他表示,要把牢基本遵循,系统领会党中央对高校党建的制度设计;要坚持谋定而动,优化学校党委大抓基层党建的行动路径;要注重顺势作为,聚焦高校双创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党亚莲以“牢牢把握总要求,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为题作学习分享。她表示,要把握历史客观规律,解决为什么要武装的问题;要紧扣最新理论成果,解决用什么武装的问题;要注重理论教育方式,解决怎样武装的问题。

市委巡回指导十六组副组长温万光在讲话中指出,重庆师范大学党委领导班子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集体学习、研讨交流,运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主题教育读书班取得良好实效。就做好主题教育下一步工作,温万光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把理论学习贯穿主题教育的始终。读书班集中学习暂时告一个段落,但理论学习是贯穿主题教育整个过程的,大家要加强个人自学。同时,要结合学校党委中心组学习高质量开展理论学习,校领导要通过上党课,深化理论学习。二是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和检视整改贯通起来,一体推进。主题教育不划阶段不分环节,但要抓好各个阶段的侧重点,下一个阶段重点要放到调查研究和检视整改上来,要做好调查研究具体安排,梳理好问题清单,抓好检视整改落实。三是要统筹好主题教育与学校发展。主题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把调查研究、检视整改跟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解决事业发展当中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曾礼作主题教育读书班总结。他表示,为期一周的主题教育读书班,大家积极投入,认真研读,充分保证了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研讨交流内容充分、思考深入,坚持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读书、学习和交流,全体成员深化了思想认识,提高了政治站位;强化了理论武装,补足了精神之钙;加强了党性锤炼,拓展了思维视野。就下一步认真落实学校主题教育工作方案,进一步深入抓好主题教育工作,曾礼提出四点工作要求:一是继续抓好学习教育,这次主题教育读书班集中学习研讨交流,只是开始,并非终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永远在路上;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要在调查研究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过程,成为转变作风、增进同群众感情的过程,成为提高履职本领、增强责任担当的过程;三是实干担当推动发展,要突出实践导向,唯实争先、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四是深刻检视抓好整改,要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

编辑:蔡童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