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专题宣传 > 正文
【名师 • 铸魂】以思著文,以情化人——记“师德标兵”杨姿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刘祥伶 张涵秋 日期: 2020年09月11日 10:54 点击:

杨姿,1982年生,文学博士,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入选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计划,获“第三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称号、重庆市第二批青年骨干教师资助。现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以思著文,将思想揉进文字

2004年,杨姿老师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今西南大学)毕业。2004年至2010年,她先后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并获得文学博士学位。2010年博士毕业入职我校,到今年已从教10年。

入职之后,杨姿老师便赴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流动站,在职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鲁迅研究月刊》《中国现代文学丛刊》等期刊发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2项,参研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中国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度优秀论文奖,第九届、第十届重庆市现当代文学奖,第九届、第十届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学术论文奖。

对于杨老师而言,做科研可用“水滴石穿”四字形容,在这个过程中,走十步甚至百步都看不出来究竟有什么变化,科研人能做的唯有一直不懈怠。而且更多情况下,做科研并不像外人所想的那样有很多精彩故事,它其实就是一个很平淡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还需要人们投入大量时间,但时间这个东西对于高校老师而言本身就是弥足珍贵的。杨老师认为,教学需要推陈出新,站稳讲台既不能欺骗自己也不能欺骗学生。除开这个部分,做科研可以说是分秒必争的战役了。就她个人而言,做科研的时间经常是“挤出来的”,行课间就合理利用碎片时间,把这些时间用来搜求积累材料和广泛阅读文献,每到寒暑二假,才能有整块的时间用来构思写作。谈到做研究的出发点,杨老师表示人文学科还是要有和现实对话的勇气和能力,我们所在的社会瞬息万变,已经不是留守书斋就能追求理想的时代,因此无论是古今中外的研究,要有当下性。

以情化人,用情感引导学生

在阿城的文章《孩子王》中,王福受到代课老师的启发,从只会照搬政论,到能够书写自己的内心活动,成为了一个对人生有着真正思考的学生。这个故事也带给了杨老师一些思考:“坚硬的东西是不能渗透到孩子们内心,不可能帮助他们成长的;柔软的东西才能够塑造人、使人变得更强大,而这种柔软的东西就是情感。”从此,“以情化人”便成为了她的教学理念。注重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敷衍任何一个学生,坚持情感教育就成了杨姿老师一直以来的教学方式。

在主张情感教育的杨老师眼中,师生关系也是最单纯的一种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也是千万不能被复杂化的。“作为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也是从学生时期过来的,要保持一种学生的立场和体解。如此而来,我们在循循善诱的同时,才能知道学生的真正需求与难题,调整好入情入理的教学策略。”

对她来说,带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感触总是很多。那些记忆也成为她安身立命的力量支撑。作为一名讲授文学研究文学的老师,其实她特别希望学生在最丰富的意义上去把握作品。学生第一次来到课堂的时候,往往饱含着青春的能量,执着于片面的真善美,难见文字的多面性。有一年的期末考试结束后,她收到了一封学生的电子邮件,其中有一句话,现在都还记忆犹新,“当我放弃了简单易得的赞成或反对时,才真正理解了文学的魅力,也许生活会受到影响,不再轻快度日,但生命却有了分量。”这样的感动从来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一些琐细的日常也总令她印象深刻。

对于当选本届师德标兵,她表现得十分谦逊。于她而言,虽有喜悦,但更多的则是压力:“咱们的老师们都富有师德,我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对于“师德”,杨老师认为学高身正就是教师之本,也是重师校风传承的要义所在,教师和师德本来就是合为一体的,师德不是技能技巧,需专门训练,而是伴随一名教师一生的修炼和修为。它的重要性不是靠数据指标来体现的,而是在教师行为的点点滴滴中凝聚的。

编辑:毛宇、何瑶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