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专题宣传 > 正文
【我的入党故事】何易展:不忘进取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张园源 张玉婷 日期: 2021年06月01日 11:49 点击:

何易展,四川平昌人,中共党员,201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3年至2016年在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在职博士后科研工作,现任我校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巴文化研究,尤其着力于辞赋学及早期巴文化文献研究。

 

不忘初心,积极进取

自1997年至今,何易展已有24年党龄。作为党员,长久以来他笃定信仰,坚持在工作中以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把教书育人视为崇高和光荣的使命。

“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求上进,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我觉得入党就是一种积极上进、求进取的具体表现。”从递交入党申请书那一刻起,他从未忘却自己的初心——正因为心中有对党的忠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何易展的脚下才会有事不畏难、行者恒至的奋斗力量;正因为肩上有积极上进、奋斗有我的担当,他的教学工作才能打开局面、作出成绩。

执着如一,久久为功

何易展自幼爱好文学,那绚烂多姿的中华文化和文明之光在他的心上烙下深深的印记。虽然早在1995年就已担任中学英语教师,但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热爱让他决定回归母语的教学和研究。于是他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考研、读博、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最终从初高课堂跨入大学的讲堂,在高校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求学经历虽苦,但他抱有信念,持守初心,执着地在文学领域不断精耕。

文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同学张幸博说:“对老师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他在课堂上对各种古典文籍信手拈来的潇洒和对各种文化知识烂熟于心的功力。”何易展深谙阅读与教学的关系,数十年来,他尽量保持每日必须阅读的习惯,“一天不读书心里就空落落的”“我读书有一个习惯:看得细,看得慢。”虽居“陋室”,但他最惬意的却是在天气晴好的时候,端一把椅子,放一杯清茶,坐在阳台上字斟句酌——读得慢、读得精,边理解,边思考,拓宽思路,品读典籍。

何易展深厚的知识积淀不仅源于对已有经典的汲取,还源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他认为科研和教学应当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优秀教师应当具备将研究和创新的最新成果融入到教学之中的能力,不断创新课程内容,传授学生最前沿的知识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继去年开设《辞赋文学研究》选修课后,何易展教授今年又新开设了一门《清代赋学理论批评与研究》课程。他追求活泼开朗的课堂氛围,鼓励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讨论,推行发散型思维方式教学。他认为,要自如地运用发散性思维,就必须厚积薄发。教师不应该局限于形式上的备课,而应当注重备课质量,备课不仅是备在纸上,更应是备在心里。讲授不可能是面面俱到,但却与读书和做学问的道理一样,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何老师的课上,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他则顺着学生的理解思路不断抛出新问题,调动学生思考,转变思维角度,拓宽学生的思维,旁征博引,引导学生将课本内容与其他经典相联系。他在举例时或对比同一时段不同作者的经典作品或对比不同时段同一作者的经典作品,纵横结合,促进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吸收。

在课下,经常有一些学生围在他身边请教探讨,他都不厌其烦,细心启慧。他主张“有教无类”,对学生一视同仁,但他认为更要注重因材施教。尽管工作繁忙,但他认为教学是他最大的乐事。“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过程,一般认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开化和启发,而不是把书本上现有的、学生可以自己读懂的知识再次灌输给学生。实际上老师与学生都可视为教学主体,要达到教学过程的完善,都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因此这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老师的讲授获得启迪。”谈及教学,何易展说道:“与顾炎武写《日知录》一样,‘日有所得’辄欣然自悦,若每天能有新知就是非常快乐的事。”作为党员教师,何易展坚持严谨、勤勉的教学态度,以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将教书育人与自我修养结合起来,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同学感叹:“上何老师的课,不读书是听不懂的,是需要花功夫的。”

引经据典,以文化人

“从误打误撞的选修到真正喜欢何老师的课,他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这是需要真正去传承的。”张幸博这样说到。

何易展教授时常在课堂上分享自己读过的好书,并建议同学们多欣赏文学经典。他主张古代文学课程应当以文学经典修习为主,要将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知识融入其中。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使学生汲取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养料,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强大文化基因。

古代文学教学与文化自信培养极相关系,而文化自信又是与中国历代皆重视的“家国情怀”相关。“家国情怀”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呢?家国情怀的本质就是对自我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向屈原的发问引发何易展对自身人生价值和对“家国情怀”的思考。他对屈原“见疑愈信,被谤愈忠”的处事风格赞不绝口。他以屈原被贬黜一事为例,详述屈赋中所突显出的爱国精神。古代文人忠君爱国的情操,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家国情怀’。他认为,在有关国家之事上,坚持自己的准则和向上向善的独立追求,这正是现代人应当厚植的家国情怀。

何易展的讲解让同学们在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继承屈原“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并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思想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为民族复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正是因为心怀家国,何易展始终践行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走得愈远、愈加坚定。

编辑:毛宇、何瑶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