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专题宣传 > 正文
【我的入党故事】吴伟:光荣啊,中国共产党员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甘雅澜 陈艳霜 日期: 2021年07月08日 15:35 点击:

吴伟,中共党员,博士,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2005年8月至今,在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进行抗战大后方音乐、声乐教学与实践研究。近年来,主持省部级课题10项(4项重点),出版著作2部,在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曾三次获得国际声乐比赛奖项,并多次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

悍然挑衅,坚定他的入党决心

1999年5月8日(北京时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3名记者殉职,20多人受伤,整个大使馆被毁。当消息传回国内后,全体国人莫不群情激愤,无数大学生走上街头,举行了反美示威的游行活动。“这件事情让我深感祖国的尊严遭受了践踏,因为轰炸中国大使馆就是在攻击中国的领土。”回忆起这件至今令他义愤填膺的事件时,吴伟教授如是说。

美国凭借强权,明火执仗地给中国人一个狠狠的“下马威”。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吴伟那时就希望祖国能够强大,并希望能够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怀着这颗赤诚之心,吴伟正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随后,经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与支部委员会讨论同意后,他顺利成为发展对象。但大学毕业后吴伟出国求学,他的入党进程不得已而停滞。“留学期间让我感触很深的一点,就是出了国让我更加懂得爱国了。”他坦言道,“因为这个时候,我切实体会到自己的行为举止和国家形象息息相关。”出国留学的这几年经历让他迫切地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最终于2005年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硕士毕业的他学成归国,来到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并如愿以偿,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两次留学,深感国家沧桑巨变

2016年,吴伟再次出国留学,前往俄罗斯国立格林卡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两次出国学习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对比很强烈。”他感叹道,“这点最直接体现在经济方面。”据吴伟回忆,第一次出国留学时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8.2左右,当时他的生活费大约有一千元人民币,也就相当于一百多美元。而处在欧洲中心的白俄罗斯消费水平较高,冬天的时候一个西瓜就可以卖到30美元。对此,他调侃说:“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只够买到三四个西瓜。”那时在外国人眼里,中国或许就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然而,当吴伟第二次出国留学时,中国改革开放已近40年,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吴伟自豪地说,“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从四分五裂、一穷二白的艰难处境中发展到如今教育、科技、经济等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不知道老一辈共产党人能否想象得到今天中国的沧桑巨变,但我认为今天的中国是非常了不起的!”

党员身份,潜心凝练研究方向

“成为党员之后,我在音乐史方面的研究中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中国共产党在这些事情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当他开始关注“抗战音乐”和“红色音乐”时,吴伟意识到中国共产党用音乐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鼓舞民众,尤其在抗战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介绍说:“比如毛泽东曾说过《在松花江上》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并在日寇大举侵华的紧要关头,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情怀,唤醒了民族之魂,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后来著名的《嘉陵江上》又激励无数中国人坚定打回故乡、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凭借着浓厚的兴趣与刻苦勤勉的钻研精神,吴伟将党史学习与科学研究充分结合,凝炼了“抗战音乐”“红色音乐”研究方向,出版了《重庆抗战音乐活动》专著一部。

提到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红色音乐相结合,吴伟教授表示一方面红色音乐在宣传教育方面具备特殊优势,对广大民众来说,音乐具有直接且强大的精神感染力量;另一方面,从音乐的维度研究党史可以丰富党史学习研究的内容,能够更立体的呈现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常怀自信,殷殷期望青年一代

“过去在与西方国家强烈对比的落差中,部分国人产生了一种自卑感,认为西方的商品、科技、医疗等总是比中国好。”吴伟教授直言道,“但是,从中国当下的发展来看,尤其是这次新冠疫情,党带领人民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极大地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相比西方社会“新冠病毒有可能帮助他们淘汰掉一批贫困人群,淘汰那些老弱病残,经济将会再次腾飞”的荒谬论调,他表示:“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提及第二次出国学习接触到的年轻留学生,吴伟教授欣慰地说:“他们比我第一次出去学习的时候要自信得多!”他坚信,在这个进步的新时代,在党的无微不至的关照下,中国青年有自信,也有能力肩负起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使命,今后的中国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编辑:毛宇、何瑶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