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专题宣传 > 正文
【我的入党故事】“90后”党员高小雯:挑起青年担当,助力残障群体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刘凌旭 张海玲 日期: 2021年07月13日 11:42 点击:

百年前,革命火种在沉沉黑夜的南湖红船上点燃,小小红船承载千钧,开启跨世纪航程。百年后,点点星火在代代传承中汇成燎原之势,成为照亮无数人砥砺前行之路的新灯塔。

今年是高小雯成为党员的第三个年头,她是残疾人群体中的求生者,亦是渡人者。得他人之助、授他人以渔、本党员职责,是青年党员高小雯的初心和信仰。

以初心赴党,得他人之助

“获得演讲比赛第二名成绩的全场掌声,到现在还回响于耳畔。”这是她第一次清楚地感受到自信的力量。在加入党组织之前,肢体残疾的她自卑、羞于表达自己。升入大学后,她遇到了许多可爱的党员老师和同学,她们细心开导并鼓励她上台演讲表现自己。这些温暖与关怀让高小雯感受到了熠熠闪耀的党性之光,驱散了她内心的阴霾,也为她照亮了前路。被党组织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感染,高小雯下定决心要克服自卑和恐惧,改变自己。她鼓起勇气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大四时成功跻身预备党员行列。

成为预备党员后,她偶尔会回想起过去那段布满荆棘的路。从小,因为侏儒症,矮小的身子仿佛就戴上了“可以被欺负”的帽子。这顶帽子挡住了她内心向上的斗志,但是遮不住外界异样的眼光。在这顶“帽子”下,高小雯一度感到无奈、彷徨、恐惧,甚至有些自暴自弃,尽管前路坎坷,但为了向那些异样的眼光证明自己,为了心中的梦想,她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克服身体和心理上的障碍,成功考上了大学。大学加入预备党员行列后,和蔼的老师、善意的同学、平等的环境氛围,她们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阴影消抹、把希望渗透。采访中,高小雯很少提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她不希望自己的故事渲染着悲苦的底色,她更希望自己成为照亮他人的一束光。正如托尔斯泰说:“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一路上,她接受身边的善意、感恩勇敢的自己,赢得脱胎换骨的蜕变,点燃内心不灭的理想信念之火。

立党员志向,追信仰所趋

升入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院后,成为预备党员的喜悦还没散去,锤炼党性的第一道考验就紧接而来。她担任了中共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三支部委员会的党务助理,负责为团员、党员发展对象准备材料,定期举办党员活动等工作。繁琐的党务工作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她常常顾不上休息,只一心扑在党员工作上,切实履行了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

党内,同为做支部工作的同志韦天琪回忆道:“在我和高小雯同志共事的一年时间里,她是一个工作很注重细节的人,对每一批次发展对象的材料都逐字逐句审核,筹备主题党日活动时也会提前思考问题,未雨绸缪。”尽管工作繁重,但只要党员发展对象能从每一次的活动中汲取到营养,“我都觉得值!”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她渐渐理解了甘于奉献的党员精神。从始至终,高小雯坚守入党初心,把汲取到的党员力量继续传递给更多的人。

本党员职责,授他人以渔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她从优秀的党员前辈手里接过接力棒,把感受到的温暖传递给更多像她一样的残疾学生。

研二暑假时,她参加了成都残障青年拓展训练营的活动,那里有许多像曾经的她一样,因为自卑而不敢开口讲话,无法克服恐惧的残障青年。为了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她化身小助教,通过演讲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经历,细心引导并帮助同组残疾人鼓起勇气展现自己,她的自信和阳光感染了在场的许多残障青年。

“短暂的帮助很有必要,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来到重庆师范大学后,她进行了多次志愿者活动,接触到更多的脑力障碍儿童。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让她对残障群体就业问题有了更多更深入的思考。智力障碍学生不同于常人,学习速度慢、学习能力差。与普通教育不同,残障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改善残障学生的就业环境,让更多企业愿意接收残障学生,让残障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高小雯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通过在重庆师范大学职业重建平台和智力障碍学生一起探索就业,得出结论:要让智力障碍学生走出教室,坚持“家、校结合”,通过各方的合作引导,营造宽容的智力障碍群体就业环境。“关于助残的工作我都可以做,只要能帮助到更多的人。”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

秉承着“党的光辉照亮我,我也要去照亮他人”的初心,肩负着践行党员使命、助力残障群体的双重责任,高小雯在传递党员力量的路上继续奋进,将心中那颗小小的红色种子,播撒到无数像她一样的青年人心中去,周而复始,薪火相传。

编辑:毛宇、何瑶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