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专题宣传 > 正文
【最受毕业生欢迎的教师】罗海军:以生为本,甘当学生成长路上的铺路石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张园源 何钰言 日期: 2021年11月18日 08:52 点击:

2002年,罗海军进入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求学,并在此度过了本科四年的时光。2012年,他博士毕业后回到了母校,这一次,他以教师的身份站在母校的讲台上。

甘为人梯:放弃高薪选择任教

“获得博士学位后,我只向一家单位投了简历,那就是重师。”罗海军回忆到。2012年,作为“985”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当时罗海军所在的专业有22名博士生毕业,只有两名毕业生选择做老师。众所周知的是,从事与其专业相关的电力行业的薪资待遇,比教师的待遇高出一大截,但罗海军还是执着而坚定地向母校投出了唯一的简历。

“我比较喜欢教师这个行业。”他说,他不喜欢机械的上班打卡的模式,更倾向于自由的、有朝气的工作氛围。罗海军笑着说:“高校老师接触的都是20岁左右充满朝气活力的年轻人,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实现不断成长和自我完善,这是教师这个职业最大的收获和补益。”

“师生之间就是应该多交流。”这是罗海军的师生相处之道。他认为,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在他们那个年龄无法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学业方面还是生活方面,只有通过多交流,老师才能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学生解疑答惑,指导学生找到解决办法,做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019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陈雨杰说:“罗老师经常跟我们沟通,常常会在我们做实验的时候来指导我们,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

以生为本:挖空心思备课教学

罗海军认为,备课是教书育人中最重要的环节。一节课的课时只有45分钟,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他备课的内容不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还会根据知识点拓展课外的相关知识,包括专业最前沿的研究等,并联系生活和实际,甚至加入一些有意义的小故事。“有时候你把这些案例融入到课堂里去,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他们更好理解课堂的内容。”他认真地说,老师在课堂上的状态取决于其备课的程度,备好课就能把一节课上得很有质量,如果没有备好课,就可能没有充足的内容可讲。

讲课的方式也有很多,相比于照本宣科,罗海军更喜欢从生活现象入手,将书本上的知识点和生活结合,在现象中抽象出原理,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个电子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必须紧跟时代,这要求老师必须目光长远,要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紧跟时代变化去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针对必修课和选修课,他有两套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必修课上,学生见到的是略显严肃的罗老师,他营造严肃的课堂氛围,要求学生在掌握课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了解课外的拓展知识。“罗老师的课堂内容很充实,老师也很细心,会帮大家拓展一些课外知识。”陈雨杰说到。罗教师在讲授课本内容的同时还穿插一些国家的精品课程和案例,用案例把知识讲深讲透。

在选修课上,罗老师是随和宽容的,由于选修课的知识面比较广,他只要求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学好就行。选修课以实操为主,学生学习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知识,并基于所学的知识,动手制作一些作品。

诲人不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在教书生涯中,罗海军最多在一学期承担了一门三个班的课程,和一门不太熟悉的选修课。即使教学任务如此繁重,他还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为先前接触较少的选修课做准备,以此保证课堂的质量。他说:“老师上课上得好不好,学生心里是有一杆称的。”根据他的经验,如果课堂质量高,学生会主动进行互动、反馈,若是课堂结束后学生没有反应,那么可能是内容太简单,学生都懂了,或者内容太难,学生理解不了。

虽然课程繁重,但罗海军时常放弃休息时间。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主动为学生指导实验和比赛。万事开头难,学生在比赛时,常常迈不出入门第一步,就像是编程,很多同学无法搭起框架。罗海军并不会在学生求助时,就马上告知解决办法,而是先提供相关资料给学生,让其自己找办法解决,直到学生确实无能为力时,罗海军才会出面指导。“我不能让学生养成一点小问题就找老师解决的习惯,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罗海军说。

从2015年开始,罗海军承担核心课程《信息与系统》的教学。这门课程对于专业十分重要,被列为考研内容。由于课程内容难,甚至有学生在这门课上三次挂科,但这名学生没有放弃,工作后还坚持来考试。罗海军便在考试前的几个月里,专门为这位学生开“小灶”,主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学生讲解知识,这名学生终于在第四次以不错的成绩通过了考试。

今年是罗海军执教的第9个年头,他仍保持和学生多沟通的习惯,一丝不苟地备课,勤勤恳恳地教书,甘当学生成长路上的铺路石,以耐心、宽容和真诚的心,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个人简介:罗海军,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硕士导师,博士。2020年获得重庆师范大学“博望学者”领军人才资助,2021年获得“沙坪坝区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多次获得“教学优秀奖”“优秀教师”,2018年获得“教学优秀青年教师”,2018年和2021年获得“最受毕业生欢迎教师”。主持科研项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市级项目4项,校级重点项目1项,横向项目3项。发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或EI收录30余篇;已授权专利10余项。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1)。

编辑:毛宇、何瑶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