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学科建设 > 正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用心用情办好思政课——重庆师范大学思政课近五年建设发展成效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日期: 2024年03月20日 16:48 点击:

【摘要】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五年来,重庆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首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根据《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思路,通过政策强力驱动、领导带头推动、学科教学融动、各方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多跨协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和条件保障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建设举措

(一)健全工作责任体系与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完善协同领导体制。学校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党委书记任组长,定期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责任制,每学年校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每学期分别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重点工作,每学年分别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至少召开1次现场办公会,解决实际问题。学校领导每学期给学生讲授思政课,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本学年给学生讲授4课时,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本学年每人给学生讲授2课时,党委书记、校长及分管思政课建设工作的校领导每学年每学期对每门思政课至少听1课时。

优化协同运行机制。构建以学生、学院为主体,以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导,师生联动、部门联动、校院联动的思政实践课运行机制,实现单独管理向整合力量联动管理的转变。

健全协同评价机制。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育人要素纳入人才培养核心指标体系,设计“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绩效考核办法,年初下达目标任务、年中进行督导推进、年末实施专项考核。

(二)抓好立德树人与队伍建设

完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师德标兵评选办法》等20余项管理文件,严格落实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

出台专门政策文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各级文件精神,制定和完善有关思政课的文件制度,把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别作为重点学院、重点学科、重点课程开展建设。大力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申报增列为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2021年12月,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修订)》,2022年7月,出台了《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了思政课教育教学、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学科建设、考核评价等,同时明确了在人事制度、科研立项、评优表彰、职务评聘等方面对思政课教师的优先支持。出台《重庆师范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办法》,设立课程思政专家委员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等,着力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持续同向同行。出台《关于印发重庆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绩效实施办法的通知》(重师发〔2020〕65号),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绩效发放与管理规则,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地位,体现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关怀。

畅通职业发展渠道职务职称评审落实“三单”政策,单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单独划拨指标、单独评审。学校学报设置思政课教学改革专题,为思政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平台。

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工作队伍。按1:350配齐配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和建强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两支队伍整合实践,优化现有教师队伍结构。

给予经费资源保障。每年按每生40元的标准划拨思政课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发放思政课教师专项津贴等。同时,在人才引进、建设经费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二、建设成效

(一)支撑平台条件好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重庆市重点马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9个省部级科研基地、2个省部级高端智库、3个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省部级思政名师工作室。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本科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均获c+。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获重庆市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与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结对共建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获批重庆市高校思政课“手拉手共建行动”组长单位、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重点建设共同体;与高新区合作开展思政一体化建设研讨会,与大渡口区共建法治教育一体化平台。

(二)教师队伍实力强

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各1人、巴渝青年学者1名。

获评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标兵”、全国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提名各1人;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中分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在2023年重庆市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获特等奖2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分课程比赛获市级一等奖5名,二等奖1名。教学成果获评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特等奖(参研)。获批2个重庆市思政课“名师工作室”,2人获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年度人物”,12人入选2023-2027年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重庆师范大学金牌教师2人。获市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名师及团队4项。

(三)教材课程建设精

思政课教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用教程》获评重庆市一流教材。参编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科教材配套辅导用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辅导用书》,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大学生头脑贡献力量。获批国家一流课程1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市级一流课程8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实践课》《初心如炬·追梦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虚拟仿真实验》和“四史”中的《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涵盖一流课程全部五个门类);2门思政课被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www.chinaocc.com.cn)选用。

(四)教学改革效果佳

近五年,立项市级以上教改项目20余项。思政课相关教学科研成果获教育部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一、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特等奖(参研)等奖项。入选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优秀案例、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和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获批教育部、重庆市思政课教学科研示范团队。


三、亮点特色

(一)推进大思政课数字化和一体化建设

目前已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初心如炬·追梦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虚拟仿真实验》和“四史”中的《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8门课程实现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混合实教学;思政课阅卷实现数字化;6个案例分获重庆市一流课程示范案例、成渝双城经济圈普通本科高校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和重庆市高等学校“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虚拟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虚拟教研室、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3个虚拟教研室,扎实开展线上集体备课、虚拟教研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深入聚焦“四新”建设,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潜心打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群为核心,以“四个故事”(中国故事、红岩故事、重师故事、成长故事)为载体的高阶化特色教学体系,形成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深度学习-泛在化学习”的“高阶教学-深度学习”智慧教育新模式。相关平台获《讲好中国故事深耕中国价值体验式教学平台》等2项软著权。

作为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重点建设共同体牵头单位,与高新区合作开展思政一体化建设研讨会,与大渡口区共建法治教育一体化平台;打造“院坝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等大思政课品牌。

(二)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大思政育人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4门课程分获本科、研究生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名师和示范教学团队,成立学校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顶层设计,出台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办法。学校先后下发《重庆师范大学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重师发〔2019〕66 号)《重庆师范大学关于印发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办法(试行)》(重师教〔2020〕38 号)文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明确“全面加强立德树人,强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衔接,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贯穿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中”。

2019 年以来,学校累计投入专项建设经费,立项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类一流课程”29 门;推荐重庆市课程思政类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示范案例 2 例,推荐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8 项,其中教育研究示范中心 1 项,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7 项,2 项被重庆市推荐申报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立项;培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1 项,打造校级教学成果奖 4 项,获批市级相关教改项目 7 项(重点项目 5 项)、校级 9 项。

编辑:蔡童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