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理论频道 > 理论文库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思维——理论与实践
来源:重庆师大报第396期第3版 作者:王军 张敬 日期: 2014年10月15日 10:52 点击: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思维

——理论与实践

 编者按:哲学,一门关于智慧的学问,它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正确的哲学思想能够指导人们过上理性的、有意义的生活。在迄今为止的众多哲学流派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131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面对时代的号召,我们该如何提升自身哲学素养,让哲学与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融为一体?本期,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哲学世界。

 

 

我的辩证观:对测不准原理、光的波粒二象性、

空间曲率、能级、囚徒困境、β错误、

劳动“异化“等现象的解释

作者简介:

  李文华,男,湖南岳阳人。我校政治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讲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问题研究》。研究旨趣: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辩证法

  辩证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巴门尼德、芝诺、赫拉克利特、阿那克隆戈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都在其历史传承的名单上。“扬弃”他们的思想是“我的辩证法”的来源。

  辩证法虽并不神秘,但理解它并不容易。它“躲”在感性世界之中,把感性现象“翻译”成为思维范畴是哲学的主要工作。辩证法的实例可以信手拈来:

  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当初他(她)们彼此独立存在;之后,两者分别由于自身的矛盾组成了一个“家庭”;在家庭的意义下(这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男人成为丈夫,女人成为妻子;为了家庭的稳定和发展,丈夫和妻子的思想和行为不再独立,而是“相互干扰”;当家庭与外界发生矛盾时,丈夫和妻子的思想和行为则保持一致;正是因为家庭这个共同体,男人实现自己成为丈夫和父亲,女人实现自己成为妻子和母亲;家庭不止一个,于是通过契约形成社会;站在社会的角度,家庭之间的关系不再独立;社会阶层不止一个,于是有了国家;站在国家的角度,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不再独立……正是因为有了社会、国家、家庭,男人、女人都成为了公民(这里潜伏着平等)。

  在以上现象中,男人、女人、家庭、社会、国家都不是独立之物:国家依赖社会存在;社会依赖家庭;家庭依赖男女;男女则彼此依赖。非独立之物则非绝对。哲学的使命就是发现绝对、无限、主体。这如何达到呢?如果用逻辑范畴去“翻译”以上现象,就会出现绝对。一个存在(女人)与另外一个存在(男人)(肯定)形成普遍、本质(家庭)(对直接存在的否定);用普遍、本质反思存在得到概念(丈夫、妻子)(否定之否定)。在本质中,存在不再为真,在概念中,本质和存在均为不真。概念不止一个而复成为存在,概念之间的关系形成本质,两者的统一就是理念。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乃是人有思维。通过“翻译”,思维走出了感官,并收获了理念。男人、女人、家庭、社会、国家等感性现象不仅成为思想的范畴:存在、本质、概念,而且展现出必然的逻辑进程(这里没有展开这个进程)。于是绝对出现了:思维不仅可以把外物提升到普遍思想,而且可以用思维来思维思想并不断获得新的思想,这说明思想自己可以站在自己之上——“我思故我在”,思想自在自为地存在并发展,最终获得理念。简单归纳“我的辩证观”如下:

  1、辩证法基于并超越现象世界。真正的思维基于现实(唯物主义),否则就是唯心主义;但不能停留于此,否则就是形而上学(知性)。意识到事物并不是其直接的呈现,哲学就开始了——“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思维自身的发展就是整个逻辑体系,其动力是单个思想和绝对(知识)之间的矛盾。思维的发展是存在、本质统一于概念;通过概念的发展,理念获得全胜。

  2、理念是通过有限获得的无限。理念是思维的一个结果,但不是一个既定的彼岸(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运动就具有这个意义),更是思维自身的过程。理念作为无限是不能离开有限的。所谓无限就是自己限定自己,它是通过有限的概念不断发展而来的。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没有精神现象世界的绝对,就不会有自成体系的哲学——“密涅瓦的猫头鹰只在黄昏中起飞”;历史过程、哲学的历史与体系都是“事后诸葛亮”(这当然不是指“无用”)。在老人写的《回忆录》中,往事就不再孤立、偶然,而是在“人生的意义”下各就各位。

  3、认识论就是本体论。在辩证法中,存在、本质、概念都是理念发展的环节。从相互孤立的存在到普遍、本质是分析的方法——“从群众中来“;从普遍、本质反思存在获得概念乃是综合的方法——“到群众中去“。

  4、理性的狡计。思想可以把握现象(感性)、理念可以把握单个的思想(知性),反过来则不行。所以理性对感性和知性具有内在的权威,是为“理性的狡计”或曰“理性主宰世界”:人们追求有限目的并不能达到自由,相反要遭受身外之物的奴役(物化、“异化“)。

  理性是有机巧的,同时也是有威力的。它让很多固执于感性和知性的人吃尽了苦头。

  二、辩证法对测不准原理、光的波粒二象性、空间曲率、能级、囚徒困境、β错误、劳动“异化”等现象的解释

  哲学的真理和自然科学的真理是不尽相同的。在自然科学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真理界定为:事物是如何呈现的?只要事物和我们预期的表象和想法一致,我们就认为获得了真理,所谓“眼见为实“,这也是自然科学中实证主义的主张。但是,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直接存在只是“不错”罢了,而非真理。在思维存在中,感性为不真;在本质中,存在为不真;在概念中,存在和本质均为不真;在理念中,单独的概念为不真。在以上实例中,自然科学家认为:男人、女人为真,它们怎么可以同时分别是丈夫、妻子呢?原来彼此独立的两个人形成家庭之后怎么会“相互干扰”呢?于是矛盾出现了。而辩证法认为,这矛盾是“真“的,害怕矛盾是得不到真理的。相对于丈夫、妻子为真而言,男人、女人只是“不错”;相对于“相互干扰”而言,“彼此独立”是不真的,其原因就是普遍、本质(家庭)这个思想反思了原来的男人和女人。

  谁不认为物理学是科学的先锋和典范呢?在辩证法看来,牛顿(16421726)的万有引力理论是分析的(从独立存在到普遍),爱因斯坦(18791955)的相对论理论是综合的(从普遍反思存在到概念)。(爱因斯坦的普遍是感性的普遍:光速不变。它不能被实验所推翻,因为所有的速度测量都需要光。用光测量光速就是自己测量自己,这只可能得到恒量。所以我不认为因此推出的质能关系是真理。对于能听的盲人,他肯定假定音速不变而且不错。显然质能关系不会因为人的生理上的缺陷发生变化。顺便说一句,热力学中“不存在永动机”的假设高于“光速不变”的假设,因为它是对感性的否定。)微观物理学,特别是玻尔(18851962)的理论则是辩证的方法。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有了物理学史上一个有名的公案:海森伯(19011976)的测不准原理——“像在牛顿力学中那样,人们谈论一个电子的位置和速度,并能够观察和测量这些量。但是,人们不能以任意高的准确度同时测定这两个量。实际上已经发现,这样两个不准确度的乘积不应当小于普朗克常数除以粒子的质量。从其它实验也能推出类似的关系。他们通常称为测不准关系,或测不准原理。”([]W.海森伯:《物理学和哲学》,范岱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版,第12页。)玻尔曾对此“怪东怪西”,但就是没有怪到知性。我不认为关于测不准原理的哥本哈根的“互补性”解释是正确的。

  在辩证法看来,电子不再是牛顿物理学中的一个孤立的物体,而是超越感性的概念,微观粒子本身就是思想的产物(这不等于它不是感性的实体,犹如家庭概念下也有房子)。只要你坚持概念为真,其中的存在(速度)和本质(位置)就不再独立,当然不能同时测准。测不准原理的关键含义不是分别测不准速度和位置(如果纠缠于此,就钻进了死胡同),而是“同时”测量两者时的误差关系为什么是这样的?海森伯所谓“以任意高的准确度同时测定这两个量”就是典型的知性在起作用:把两者同时视为独立之物。但彼此独立与电子这个概念是矛盾的。讲句俏皮话:只要海森伯在保持电子不变的情况下,能同时把速度和位置拆开,我就可以把两者同时测准。

  进一步,“两个不准确度的乘积不应当小于普朗克常数除以粒子的质量”,这显然是知性“负隅顽抗”的产物,当速度和位置被不断要求独立,电子不再是电子的时候,这个结果自然出现。其实,这个时候的测量,对于电子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这类似于:丈夫和妻子“拼命”地相互独立,家庭也就随之解体。可以合理推测:物理学中的恒量,其实是思想被感性、知性歪曲的产物。

  对以上解释,可能存在的质疑是:你怎么知道海森伯的实验中,电子是一个概念(思想)呢?海森伯当然没有意识到电子是概念,但他实际把它当成了概念。这里有两个关键的条件:“同时”,同时就是“无时间”;观察的“小孔”,小孔就是“无空间”。“无时间、无空间”就是把事物当作概念、思想,它们是思想的操作化定义。

  宏观物理学中存在测不准原理吗?当然存在——如果站在概念的角度去“观察”存在和本质的关系。一个做自由落体的人为什么感觉到失重?笔者断言:一个做自由落体的人也不可能同时准确测量自己的“速度”和“位置”,即他与地面的距离。

  光的波粒二象性、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空间曲率、玻尔的能级与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同源:其实他们都测准了测不准原理。其中,光(电子)速度假定也确实测准了,而波、曲率、能级无非就是位置的变化(测不准的感性表现)。当光自己测量自己的时候就是粒子,当同时(通过小孔)测量它与物体的位置关系时就是波;爱因斯坦的“引力红移”在感观上是不错的,但他的解释(天体的引力作用于光)则是错误的;玻尔的存在(电子速度)、本质(电子位置)本身统一于原子这个概念,它们一致对外(光子),当然出现确定的、变化的能级。

  在社会科学中,测不准原理照样存在:囚徒困境、统计检验中的β错误等。须知:囚徒困境的前提条件是囚徒对法律规定(思想)是清楚的;β错误的前提条件是“总体参数”是确定的。

  以上解释统一于:思想和感性的矛盾是真实的。

  这里简单谈谈马克思的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关于劳动现象的辩证法:各自独立的劳动(肯定),发展成为普遍的劳动(否定),最后统一到自由的劳动(否定之否定)。马克思认为,第一,思想的辩证法的基础在现实(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第二,思想的辩证法只能解释世界,不能改变世界;第三,劳动辩证运动的动力是生产力,普遍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为现实,其标志就是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第四,普遍劳动是“异化”的劳动,因为工人的劳动和劳动成果分离;第五,“异化”劳动的根源在于私有制;第六,劳动要获得解放,必须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共产主义;第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辩证的过程,这是阶级意识觉醒、工人阶级联合、革命与实践的过程;第八,马克思主义哲学(劳动的肯定)、经济学或资本论(劳动的否定)、科学社会主义(劳动的否定之否定)三个部分组成一个辩证的体系。

  这里提出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基本规律。这是马克思总结历史所获得的规律。历史的只是不错的,它不等于真理的。马克思的真正意思是:只有打破这个规律,劳动才能自由。

  三、保卫辩证法

  一个思想之所以为真,不是因为另外一个思想为错,而是它本身为真。辩证法不是关于思维的方法,而是思维及其过程本身;一旦认识到这一点,它也就成为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辩证法是一致的。按照辩证法,个别与普遍、存在与本质、概念与理念、有限和无限是不能分离的。孤立的个人只有在普遍和共同体中才能获得真实的意义和自由。自由不是任性,而是个别与普遍的统一、主体的实现。这个普遍不是外在的权威而是思想的普遍: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民主的手段,达成的法律制度,就是这个普遍。

  普遍是共同体中一切个体思想的产物,它是个体精神的“家园”。“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高校干部职工的哲学素养及其培养与提升

作者简介:

  田方林,男,我校政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伦理学。主讲课程:《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欧洲哲学史》等;主持主研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10余项各级课题研究,出版学术著作2部,在《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日常生活中,颇多人对哲学了解甚少,误解纷呈:或者以之为高深玄昧,神秘莫测,乃玄妙之学,敬而远之;或者视之为抽象晦涩,枯燥乏味,乃无用之学,弃而远之。其实,哲学虽高深但不神秘,虽抽象并不枯燥,虽玄妙并非无用。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对于高校广大干部职工来说,我们的工作更离不开哲学。在此,应邀而略叙陋见。

  一、哲学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古今中外有着诸多不同的回答。准确而言,不仅“哲学”这个概念,而且哲学这门学科,都产生于国外,最早源自古代希腊。在西方哲学中,“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所谓“智慧”,就是对诸如“宇宙何来何往”、“世界何动何变”、“人生何追何求”等终极性问题的思索与回答。因此,哲学以其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而呈现为人类对世界的一种独特把握方式。

  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反复思考和不懈追寻的心路历程,其基础与核心在于思。哲学既是思的过程,也是思的产物。在智慧之爱中,先哲以对世界终极性问题的追问而得到一种关于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与根本观点,并予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地整理,逐步形成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和学说构架的哲学。历史上,面临大致相同的世界终极性问题,不同哲学家有着不同的思考和回答,其思考过程与回答方式最终积淀为一种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在哲学之思中形成的世界认知与思维方式,常以“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人为什么去行动?”、“行动需要哪些条件?”、“人该如何去行动?”、“行动成效怎样?”等思想认识和行为意志,潜移默化地左右人的行为实践。就此而论,哲学也表现为一类独特的行为方式,进而展现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

  故而,从研究对象和内容来看,哲学首先是一种人类把握整个世界之产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世界之学(即世界观和历史观);其次是一种理解人生之本质、目的、意义与追求的人生之学(即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是一种影响人之生活方式、指导人之行为实践的方法之学(即方法论)。归根结底,哲学就是一种对自然世界、社会历史、人生过程、思想活动等领域终极性问题不断探索、思考和解答的智慧之学。崇尚智慧,热爱智慧,追求智慧,运用智慧以实现智慧人生,这就是哲学的自由性、纯粹性与神圣性所在。

  二、哲学有何用?

在不少人眼中,哲学是无用之学。然而历史上,诸多伟人都非常重视哲学。马克思坦承:“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陈云说:“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生受用”。李瑞环在其《学哲学用哲学》中指出:“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哲学究竟是否有用?如果有,其功用何在? 

  哲学是有用的。但根本上讲,哲学之用是一种无“用”之用。所谓的哲学无“用”,一是指在用的范围上,它并非专门适用于某特殊行业或领域,因而没有具体的针对性;二指在用的成效上,对它的运用不如对某些特殊知识技能的运用,能够直接给人带来金钱或名利;三指在用的见效周期上,运用哲学的效果不能立竿见影,不如运用某些特殊知识技能的成效来得那般直接和快捷。其实,无“用”而无所不用,此乃哲学之大用。与其说哲学无用,倒不如说不会用哲学。

  总而论之,哲学具有求知、导世和安灵三大功用。所谓求知,就是哲学能以其不懈探寻世界终极奥秘的智慧之爱,促使人去追求关于世界之本质与规律的真理性知识。所谓导世,是指哲学以其对世界、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本质认知与规律把握,实现对世事的导向、人生的指引和行为的规范。所谓安灵,则指哲学借助其求知和导世功能,能使渺小而有限的人在广袤而无限的宇宙世界中良好地安身立命,立身处世,最终安顿与抚慰人的心灵。简言之,哲学之用就在于能让人站得更高,望得更远,想得更全,看得更透,感受更深,做得更妥,活得更好。在最根本的意义上,哲学就是人学,能使人成为符合人之本质与特性的真正的人,作一个明白人、道德人和高雅人。

  三、高校干部职工应具备哪些哲学素养?

  鉴于哲学如此重要,高校干部职工有必要具备一些基本的哲学素养。一般而论,哲学素养主要包括哲学方面的知识理论素养、精神态度素养和思维方式素养三大类。其中,哲学知识理论素养要求对哲学史上的哲学流派、代表性哲学家、主要哲学问题、重要哲学思想等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哲学精神态度就是哲学在智慧之爱中体现出来的探索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反思精神、创新精神等等;哲学思维方式素养则指哲学在智慧之爱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关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活动展开方式。

  三者之中,后两者可能对高校干部职工更为重要。其中,哲学精神态度素养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或服务管理工作中,勇于探索工作对象的本质与规律,敢于怀疑现有工作理念与目标,善于批判既有工作思路和制度,勤于反思工作过程与成效,乐于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当然,其中怀疑的目的不是消解和破坏,而是通过怀疑去确定真正合理之物。批判也不是消极的批评与指责,更非不服管理而任意妄为,而是运用理性深入谨慎地剖析与考察,以促进积极的建设和完善。据此,哲学精神能使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不迷信,不盲从,不沦为“应声虫”或“算盘珠”,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相反,它有助于我们成为一个有认知、有想法、有创造、有行动、有成效的人。

  哲学的大用主要缘于其思维方式。与常识思维方式重感知追求现象、科学思维方式重检验追求确定的特点不同,哲学思维方式重抽象追求本质。作为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思维工具,它对人之思想活动的影响机理和对人之行动实践的指导方式,恰似春雨般随风潜入夜而润物细无声。所以,哲学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对答案寻求的指引,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哲学思维方式得自于长期哲学思考活动的沉积。纵览中外哲学史,不同哲学派别在不同的哲学思考中形成了一些不同的思维方式。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有着显明的正确性、合理性与有效性。这是一种唯物且辩证的思维方式,包括唯物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两大方面。其中,唯物性思维主要展现为在思想活动中重视现实,而不是忽视、甚至违背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非异想天开且任意妄为。辩证性思维主要表现有三:一是综合性思维,它指从直接与间接、必然与偶然、外在和内在等多种视角把握事物与他物、乃至整个世界的关系,全面而不是片面地认知事物。二是发展性思维,则指始终以发展变化而不是静止僵化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随时注意时间、地点、环境、条件和事物本身的变化,从而与时俱进。三是分析性思维,意指有针对性地剖析事物:既解剖其各种内部矛盾,揭示事物的本质与根据,也考察其各种外部矛盾,认知事物的环境与条件,从而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动变的原因与结果、过程与规律。

  四、高校干部职工应如何培养哲学素养?

  良好的哲学素养有利于个人丰富知识,改进思维,推动工作,提升形象,充实人生,完善自我。高校干部职工哲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途径,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是多读书,多学习。哲学直接展露为一种知识理论。中外两千六百多年来的各类哲学知识无不蕴藏在诸多哲学典籍中。因此,走进哲学,提升哲学知识素养,首先需要阅读一些哲学书籍。哲学书籍大致包括创造性的原文著作、解读性的研究著作、介绍性的科普著作、应用性的实例著作、消遣性的畅销著作等类别。这几类哲学著作的专业性、抽象性、深刻性和枯燥性依次递减,而业余性、形象性、浅显性和趣味性则依次递增。非专业人士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适当选择。无论哪类哲学书籍,只要去阅读,必能有所收获。

  二是多追问,多思考。在知识理论的背后,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反复进行而不断深入的寻思过程。没有思考就没有哲学。因此,要提升哲学的思维方式素养,就要在阅读中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总体说来,哲学思考是一个深入追问、全面考量、多方比较、综合取舍进而大胆创新的过程。它要求我们多从本来状态、实际状态和应该状态去看待事物,凡事多问一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好”。只要经过多次的这类思考,我们定能见解更深刻,看法更全面,思维更清晰,思想更活跃。

  三是多运用,多实践。哲学虽高于现实,但根本上来源于现实并指导现实。离开现实,哲学就丧失了生长土壤,哲学思维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哲学应当化育学术于生活之中,内化在每个人的生命活动中,成为与个体生活紧密相连的现实生命力。因此,提升哲学素养,有必要多将哲学思维运用于具体工作,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检验和体会、总结和深化。应该指出,真正的哲学之所以能高于现实并超越现实,是因为它在关照现实的过程中总能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谓冷眼看世界。与现实走得太近,人很容易随波逐流,迷失双眼,丧失自我。当前社会,可能哲学更需要距离,哲人更需要静心。

  时至今日,哲学已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专为精神贵族或学院精英所垄断的理论。相反,哲学应该走进大众生活世界的一切领域。况且,哲学本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从未离开过哲学而生活,区别仅仅在于每个人对哲学的自觉与否和兴趣不同。哲学理论深邃,道理通俗,但内化不易,运用更难。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哲学素养,需要一个逐步而漫长的过程。

 

编辑:张敬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