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重师喜报 > 正文
【报佳音】我校郑璇、徐先金老师一家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万大勇,实习记者匡俞佳 日期: 2016年12月15日 10:06 点击:

12月12日上午,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由中央文明委开展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从全国范围评选了300户全国文明家庭。会上,由重庆市文明办、重庆市妇联联合推荐的包括我校郑璇、徐先金老师一家在内的8户家庭被授予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获知这一喜讯,记者专程做了采访。郑璇老师正在美国一个孔子学院下属的聋校孔子课堂任教中国手语、汉语和中国文化等课程。徐先金老师一个人带着3岁多的孩子。“你先一个人玩会儿,我和哥哥姐姐谈点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徐老师先把孩子安排在旁边的教室一个人玩,然后才和记者谈起家里面的那些事儿。

“唇耕手耘”,放弃高薪投身西部特殊教育事业

郑璇老师的家庭比较“特殊”,它是由一位听力障碍者和一位听力健全人组建而成,夫妻俩倾心从事的也都是特殊教育事业。

因为一次医疗事故,郑老师在两岁半时失去了听力。但她并没有放弃,经过漫长而艰辛的家庭语言康复训练,依靠助听器和读唇,奇迹般地学会了说话,在6岁时,她终于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就读普通小学。上学后的郑璇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经过不懈努力,她相继于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

2009年,博士毕业后的郑老师放弃了上海、深圳等地的高薪工作机会,毅然决然地来到西部唯一的聋人师范教育基地——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投身特殊教育事业,在三尺讲台开启她“唇耕手耘”的特殊教育生涯。

妇唱夫随”,特教路上“找到走在我左边的爱人”

2009年,为了支持妻子的理想,徐先金老师也放弃了在上海的高薪工作机会,和郑璇老师一起进入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从事特殊教育。

“她心里那份纯真和执着感染了我”。回忆起和妻子相知相爱的过程,徐老师显得有些羞涩,但仍抑制不住一脸幸福。2002年,正在读研究生的郑璇在一家杂志社的网站做管理员兼职,认识了网站管理员徐先金,那时的徐先金刚从网站辞职,准备去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所以两人互留了QQ,以便交接工作之用。“一开始,我们只是在QQ上聊网站上的事。我是以仰视的态度和他聊天的。”在一篇题为《找到走在我左边的爱人》的报道里,郑璇曾这样说道。

2003年初,一个机会,郑璇来到北京,徐先金为她做导游。这次见面之后,两人也只是同普通朋友那样淡淡地交往。有一天,突然接到徐先金的短信:“做我女朋友好吗?”这让郑璇既高兴,又忧伤。她期待着一个能够透过外表看到本质,能够完完全全接纳她的男人。但徐先金的一句话让她彻底放下了心里的包袱,“眼睛不好的人戴眼镜,耳朵不好的人戴助听器,我不觉得你有缺陷”。就这样,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2013年,两人的儿子出生了。徐老师说,不管他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和郑老师都希望他能为聋人群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是妻子的理想!”一路走来,正是有了徐先金的支持,两人在特教这条路上一路向前,让越来越多的特殊孩子接受到了高等教育,看到了生活的色彩。他们也成了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同事眼中的好搭档、我校聋人教育的骨干力量。

呕心沥血,只为让“无声似有声”

徐老师告诉记者,特殊教育跟普通学生的课程有很大差别,聋生由于自身缺陷,在课堂上只能靠手语和老师进行交流,普通人看来很简单的一句话,聋生要花很大精力才能理解。因此,对同样的教学内容而言,老师花在聋生上的精力也要比普通学生多出数倍。

即便是这样,他们夫妻俩依旧耐心对待每一个聋生。郑璇老师担任的是《大学语文》(聋生)、《人际沟通》(聋生)、《手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对有的手语内容,聋生一遍不懂就讲两遍,两遍不懂就讲三遍,一直到聋生懂为止。徐先金老师所学的是心理学,会经常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跟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面对部分因生活打击太大获“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徐老师表示,会先找寻根源,然后进行相关疏导,化解他们心中的阴霾。

在平时,他们会经常举办一些茶话会、沙盘游戏等活动,跟同学们一起玩游戏、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帮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徐老师提到了一名让他印象深刻的学生。这个学生父母双双去世,亲属让其辍学,在他和郑璇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的努力下,为她争取助学金,让她继续接受教育。寒假的时候,听闻这名学生没有回家,他和郑老师带这名学生去家里吃年夜饭,鼓励她走出阴霾,最终使这个学生学习生活走上了正轨。

“在我看来,我们教的每一个学生都很优秀,都值得我和郑老师自豪”。谈及自己教过的学生,徐老师满脸自豪。他告诉记者,许多学生毕业后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有的去了聋校,还有的当了大学老师,从事手语教学。

谈及未来,徐老师说,虽然聋人和听人有语言的隔阂,但只要大家积极与聋人沟通,多加支持,他们一定会活出精彩、活出自我。他自身也会和郑老师继续从事和支持特教事业,积极探索教学新思路,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无声世界,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也许正如郑璇老师所说的那样,“即便盲隔离了人与物,聋隔离了人与人,我也希望通过我自身的努力,来告诉大家,我们聋人除了听,什么都能做。”

编辑:陈洪、李若岩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