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媒体聚焦 > 正文
【媒体聚焦】华龙网: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任何结果都不是偶然”——歌剧表演艺术家张礼慧舞台人生的“起承转合”四部曲
来源:华龙网 作者:华龙网 日期: 2019年10月10日 08:47 点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9日16时05分讯(见习记者杜典韵)

前言:

在这个象征收获的秋天,我们开始了一场行走。

我们穿梭在全市各大专业院团和各个剧场之间,通过和声乐、曲艺、文学、文史、杂技等领域专家的深入交谈,追寻重庆文艺事业和新中国共同成长的光辉历程,努力还原在共和国70年的壮阔发展史诗中,重庆文艺事业砥砺前行的闪光轨迹,再一次印证在大历史的天空下,个体命运和家国命运的辩证关系。

今天,就请各位网友随着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的脚步,一起聆听文艺大咖们的故事——

2019年6月9日,国泰大剧院,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三春湖之韵”演出季成功开幕。

作为7年前的“三春湖之韵”的发起人,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礼慧感触良多。

那天有人对张礼慧说了这样一句话——

“张老师,往日的您又回来了。”

张礼慧的人生可以用“起承转合”来形容。

而她人生的任何结果,都并非偶然。

2019年那个深秋的下午,这是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采访完张礼慧的第一感受。

“起”

——哥哥在她心里种了一个“梦”

张礼慧天生一副好嗓子。曾经,有一位美国老师对她说:“你的声音是被上帝亲吻过的。”

然而,她的身体条件更好。

从小,她就是学校的体育尖子。彼时,在学校运动会得第一名会领到六个本子做奖励,因此她小学六年就没买过作业本。

直到高中毕业的时候,体育老师还一度想要她进入体校,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

上世纪70年代末,张礼慧的哥哥张礼仁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考上了四川音乐学院。

每到放假,哥哥都会带回来一些磁带。

磁带里的歌曲是张礼慧从没听过的。

磁带里的歌唱演员的唱腔浑厚高昂——浑厚得像古老城堡里的钟声,高亢得像苏格兰高地上婉转的风笛。

那种独特而深厚的唱腔,深深吸引了年幼的张礼慧。

哥哥说,这是美声唱法,是歌剧的咏叹调。

“咏叹调?”11岁的张礼慧玩味着这个词,打出娘胎头一回对音乐学院产生了向往。

而哥哥张礼仁,也成了张礼慧的启蒙老师。

谁也不曾想到,张礼仁此后执教声乐,一教就是40年。

妹妹张礼慧,就是他的第一个学生。

每个假期回来,哥哥就会教她唱歌。在此之前,张礼慧从未接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初次接触到练声,老师又是自己的亲哥,小丫头总是嘻嘻哈哈,每次练习一做比较夸张的动作就笑场。

1984年,哥哥给她介绍了群众艺术馆的专业老师陈光远。

高中毕业后,张礼慧到工厂当了工人,从事着一份劳动强度很大的工作。忙碌之余,她还参加了厂里的宣传队。因为人少,她在宣传队唱歌、跳舞、朗诵、主持“一肩挑”,但也得到了不少磨练。

身在“草台班子”,张礼慧从未放弃对专业音乐学院的向往。

每个星期天,她都会去找陈光远学习。陈光远教她唱歌,不仅免费,有时候在家里上完课,还会留她吃饭。

张礼慧说,她的性格受陈光远、程浩等恩师的影响颇深。

在她的印象中,陈光远是一个很温和、很有修养的人,从不轻易大喊大叫。从他身上,张礼慧明白了什么叫“艺术家的修养”。

三年后,张礼慧成功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并认识了另一位恩师程浩。

这位优雅又温柔的老师膝下无子,于是就把张礼慧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每逢比赛和演出,她还会把自己的旗袍借给张礼慧。

毕业以后,她又重返北京,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王秉锐、著名声乐艺术指导赵碧璇夫妇。王老师的爱生如子,赵老师的知性、得体,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张礼慧的成长。

在恩师们“接力赛”式的培养下,张礼慧的歌唱技巧逐渐成熟。

张礼慧说:“老师最容易成为学生没有血缘关系的‘父母’。”

正因感念恩师在艺术和人格上对自己的教导,多年后功成名就的张礼慧发起了名为“张礼慧和她的儿女们”的师生音乐会,开了一届又一届。

1990年,张礼慧从中音毕业,被分配到重庆歌剧院工作。

1991年,恰逢建党70周年,歌剧院拟排演歌剧《江姐》。院领导大胆启用新人,最后决定由三位刚毕业的年轻演员担任主角,其中江姐的饰演者就是张礼慧。

于是,张礼慧就这样踏上了一条“捷径”——跳过了其他新人往往要从事多年的“龙套阶段”,在刚毕业的时候直接担纲了主角。

张礼慧的压力可想而知。

但她并没有屈服——最终,歌剧《江姐》获得了巨大成功。张礼慧也得到了认可,从此奠定了“台柱子”的地位。

初战告捷,张礼慧满腔热血地以为,终于可以投入到热爱的歌剧事业中去了。

现实却泼了她一盆冷水。

上世纪90年代初,歌剧行业大环境不好,院团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演员也没有创作和开拓的积极性。

演完《江姐》之后,张礼慧变得无事可做,只能天天练声。

就像要一匹刚刚开始奋蹄的骏马重新停下脚步——那时的张礼慧很苦闷。

为了打破这种“温水煮青蛙”的困境,张礼慧决定参加青歌赛,在国家青年歌手竞赛的高端舞台上接受历练。

于是,她去到北京,住在逼仄的地下室积极备战。为了找专业老师学习,她卖掉了好不容易攒钱买来的钢琴。

1992年,张礼慧以重庆第一名的成绩杀入青歌赛决赛,最后获得了专业组美声唱法三等奖。

“承”

——“神女”之光耀舞台

1992年得奖之后,张礼慧苦闷的生活就像被春风吹起了波澜。

她开始接到商业演出的邀请,各地院团也纷纷伸来橄榄枝。

张礼慧开始往返奔波于北京和重庆之间,眼前出现的各种机会让她眼花缭乱。

其实,她参加青歌赛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老师程浩。张礼慧大学毕业后,程浩和丈夫去了菲律宾,但师徒间一直有书信来往。程浩在信中反复嘱托,一定要她参加青歌赛。

张礼慧得奖后,程浩又点拨她,一定要再到京城深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造诣。

但彼时院团经费困难,无力支持张礼慧北上深造。

面对抉择,张礼慧觉得前路茫茫,不禁心烦意乱。

她开始不回程浩的信,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向恩师讲述自己的处境。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了一封信——信封里有一张照片和一封信。

照片里,程浩站在花丛中,笑得很美。

那封信是程浩的爱人写的。他在信里说,程浩去世了。

原来,在程浩反复给她写信让她去北京时,就已经得了癌症,命不久矣。

闻讯,张礼慧只觉一声霹雳在心头炸响。

体会到恩师的苦心,张礼慧在原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支持下,再次拜师学艺。

1996年,她再次参加青歌赛,获得全国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

可惜这次,程浩再不能和她分享喜悦了。

1997年,重庆直辖。

喜讯传来,歌剧院决定排一出以三峡文化为主题的歌剧,祝贺重庆直辖。

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大型歌剧《巫山神女》。

这台歌剧首次打破了“话剧+唱+歌舞”的传统歌剧风格,在创作手法上和国际接轨,连对白都换成了有旋律的宣叙调。

正因这台戏极具挑战性,院领导又想到了张礼慧。

最终,大型歌剧《巫山神女》一举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戏剧白玉兰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众多奖项,作为重庆直辖以来第一部原创歌剧,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赞赏和认可。

1998年12月底,张礼慧通过了选拔,进入美国克罗拉多歌剧中心深造。期间,她以优美舒展的唱腔、圆润细腻的音色、自然流畅的表演征服了向来挑剔的西方观众。

留学期间,她在两个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一是在意、德、法等国语言的发音上,二是在表演技法上进一步和国际接轨。

“转”

——“如果我不想当一个好老师,就不会离舞台那么远。”

2001年,张礼慧谢绝多家国外剧院邀请,学成归国。

出国前,张礼慧就已经是市歌剧院副院长。留学期间,她时常琢磨,有哪些剧目可以“拿”回来,在自己的院团排演。

回国后,张礼慧连续排演了多个经典歌剧选段,并请美国老师来排戏——那是重庆文艺院团首次正式长时间聘请外国专家排戏,吸引了不少艺术院校师生和兄弟院团旁听。

其间,歌剧院演员队伍从实战技巧到思想观念都有了质的提升。

2004年,歌剧院决定复排《江姐》,张礼慧再次担纲主演。

相比13年前的自己,张礼慧坦言,自己在表演和歌唱上都有了更好的理解。此时的她已怀有三个月身孕,感同身受下,张礼慧这次扮演的“江姐”,融入了母亲、妻子、女儿的情感,使人物更加真实、动人,而不是脸谱化地去刻画英雄人物。

讲到这里,临窗而坐的张礼慧背后突然亮起了耀眼的阳光。但很快,那一缕夕阳就隐没在了树梢后。

对一个歌剧演员来说,那时候的张礼慧正是最辉煌的时候。

但这时,她有了可爱的女儿,也想要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巧得很,重庆师范大学向她发出了邀约。

于是,2008年,张礼慧从站在聚光灯下的“台柱子”,成为了重师音乐学院首任院长。

离开院团时,同事们安慰她说,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回来演戏。

张礼慧哪里想到,这一去,竟就和舞台天涯之隔。

讲台和舞台的差别太大了。

作为歌剧演员时,张礼慧睡眠良好。当了老师之后,她却一次次为启发学生的灵感而失眠。

对于“白纸一张”的学生,她事无巨细都要操心。其间,不论是教学还是学院日常工作,她都需要大量说话——对一个靠嗓子吃饭的歌唱演员来说,这样做对演唱状态的影响是很“恐怖”的。

“我差一点就‘捡’不起来了。”张礼慧自嘲地笑道。

说完这句话,她拿起茶几上的杯子喝了一口水,话锋一转:“如果我不想当一个好老师,就不会离舞台那么远。”

“合”

——“张老师”与音乐的和解

11年的教学生涯中,张礼慧把教学比作“老中医”——第一步是“号脉”,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听出学生是什么问题;第二步是“开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

课堂上,张礼慧经常这样问学生:“你现在终于做对了——是老师哪句话启发了你?”

她通过这种方式总结教学经验。

张礼慧回忆道,真正想把演出状态“捡”回来,是从2019年“三春湖之韵”系列优秀节目走出校门、推向市场,接受大众的检验开始的。

这几场系列演出的音乐舞蹈节目全都由重师师生一起精心编排。因为要推向市场,张礼慧觉得,节目必须要对得起观众,因此不论平日工作再累,她也要坚持恢复自己的“水准”。

终于,“三春湖之韵”结束后,她听到了这样的评价:“张院长,往日的您又回来了。”

同时,张礼慧还坚持在每年毕业季举办“张礼慧和她的儿女们”师生音乐会。

起初,这场音乐会叫作“张礼慧和她的女儿们”。如今,她早已“儿女双全”。

张礼慧还清楚地记得,“张礼慧和她的女儿们”首场师生音乐会举办时,自己紧张得胃痉挛——以前,哪怕是国家级的舞台,她也没有这么紧张过。

张礼慧明白,这是自己从舞台到讲台、又从讲台回归舞台的第一场演出。

从前在院团,张礼慧兼职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唱歌+跳舞”,但是在这场音乐会上,张礼慧从灯光、舞台、服装、道具……事无巨细都要操心。

因此每次的师生音乐会,往往到了临上场,她才能匆忙调整自己的状态,确定要演唱的曲目。

其实她紧张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状态,更多的是她的学生们是否已经具备了登台的实力。

好在学生们都很争气——如今,在张礼慧悉心调教下,“儿女们”在国内外比赛上斩获大奖50余次。

这是对张礼慧最好的褒奖。

对师生音乐会如此专注,张礼慧也是有“私心”的。

这位国家一级演员,并不想让舞台和自己隔得太远。

采访尾声,张礼慧这样总结:“任何结果都不是偶然。”

巧得很,记者也恰好在记录本上写下了同样的话。

相关链接:华龙网

编辑:何瑶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