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媒体聚焦 > 正文
【媒体聚焦】重庆日报:与红岩精神的跨时空对话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王亚同 日期: 2022年07月03日 09:43 点击:

“狱中八条”是革命志士罗广斌提交的《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中最后一章的内容,是牺牲在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志士在生命最后一刻向党总结出的八条意见。

红岩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伟大建党精神,是特定时空条件下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继承和发展。重庆,作为诞生地、发源地,一直被红岩精神深深地影响着。

7月1日,《重庆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规定》将正式施行,弘扬红岩精神首次写入地方性法规。红岩家书和“狱中八条”是红岩烈士们在就义前写给亲人、同志的信,以及对革命经验的总结,为我们探寻红岩精神开了扇窗。

烈士们在书信中,殷切地希望他们的兄弟、姐妹、儿女、同志——后来人,永远跟党走,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作为后来人,我们做得怎么样,有何打算?“七一”到来之际,本报采访了6名不同领域的党员,通过与红岩精神的跨时空对话,谈对红岩精神的感悟,话对红岩精神的践行。

蓝蒂裕烈士

“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来自高校的党员——

像革命先辈期许的那样,昂头挺胸承载时代担当

“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这是红岩烈士蓝蒂裕在渣滓洞狱中写给5岁儿子的绝笔。

在去年10月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段振东接触到这封《示儿》家书,那时他刚转为正式党员。作为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2018级本科生,他深深感受到烈士对后人的殷殷期许。

“倒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坚守内心最耀眼的光芒。”段振东说,蓝蒂裕烈士家书全文只有短短七十六个字,却承载着革命志士的豪情与无畏,饱含着对儿子的厚爱和嘱托。

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鞭策着后人。70多年过去了,理想光芒缔造出新时代的伟大盛世。精神超越生死,理想跨越时空,鼓舞着更多青年践初心担使命,不负时代接续奋斗。

今年21岁的段振东来自巫溪县红池坝镇,从小就随父母在外地打工,小学六年换了4所学校,高中才回到巫溪一所农村中学插班读书。随迁生活,并没有让他丧失斗志,却磨炼了他自强不息、永不服输的意志,立下了投身教育事业的志向。

“山区孩子不容易,如果将来条件允许,我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事。”四年前,段振东考入重庆师范大学。大一暑假,他就与高中同学等三人到四川大凉山区参加支教活动,为孩子们辅导数学、地理等课程。

在段振东看来,蓝蒂裕家书中的“变秋天为春天”,是践行理想初心建设新生国家的垦荒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虽不用白手“垦荒”,但仍要时刻准备着,勇担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放假返回巫溪老家的段振东,主动投身到村里的疫情防控,并牵头在乡大学生组建了当地首支青年防疫志愿服务队,坚守防控岗位近一个月;今年3月,大学城出现确诊病例,刚刚实习回来的他又请缨加入战“疫”行动。

“昂头挺胸承载时代担当,这应该就是革命先辈期许的样子。”段振东坚定地说,其实这就是新时代青年的模样。时代在变,初心始终未变,革命前辈们的理想之光一直在赓续传承。

快毕业了,作为“00”后的段振东申请加入重庆师范大学支教团,将于近期赴城口参加新一轮支教活动。

未来,段振东希望成为一名“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老师,耕种自己的那一块“园林”。

相关链接:重庆日报

编辑:蔡童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7 - 2010 CQNU. All Rights Reserved